新形势下的棉农登上历史舞台 使棉花的色彩更加鲜艳
我国棉花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棉花种植曾一度主导着我国的主要经济支柱,也有了历史的口号,在我国主要棉区之一的山东菏泽在80年代就有着这样的标语在居民的墙壁上粉刷着。棉花大上、百业兴旺,要想发、种棉花,可见当时棉花在种植行业中所占据的地位的重要性。据了解当时菏泽的棉花种植面积占据了总种植面积的80%。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棉田很是喜人,到秋收季节棉花加工企业的门前排队要有2里地那么长,棉农们交售棉花要排队等1天才能把棉花卖出去,有的2-3天还卖不了。
随着我国的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变迁,棉花种植也逐年减少,更多的棉农弃棉务工,民工的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收入的上升是棉农弃棉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相关的调查,民工的年收入多在2-5万之间,而种植棉花的农户由于地少人多,要比外出就业少收入很多。菏泽的土地面积有限,人均不足2亩地,棉花种植收入每亩不含人工在1000元左右,户均不足8亩地,算下来户年均收入也就是几千块钱,要比外出打工少收入几万块钱。所以,能外出就业的棉农也逐步的融入新形势下的社会,走的地方多了,看的也多了,国家的美好形势下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了自己的土地,走进城市的生活。
我国2007年开始出台合作社法,改变了农民的种植生产的思想观念,土地流转成功的转移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时代也正逐步的消失,家庭农场、农业股份公司也如雨后春笋矗立成长。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让一家一户的小农时代不在适合新形势下的发展,河北省河间市的国欣农研会是一个发展较早的典型企业,80年代的改革让身为董事长的卢国欣看到了新的发展,跟随者国家的政策的变化,企业也逐年扩大,目前通过土地承包流转了8万亩土地种植棉花,年收益非常可观,今年建起了自己的科研楼,南繁基地,新疆的棉业发展公司以及河间的棉花种植合作社等企业的支撑与发展。这也足以说明,我国的改革方针的重要性,小农时代不适合我国当前形势的发展,大型的农业机械的推广,以及种植模式的改变让小农时代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建国初期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农民的基本温饱难以解决,家庭责任田的出现,让农民自己有了土地,当家作主,我国农民的生活从温饱到小康呈飞跃发展。而今我国的农业收入水平也随着的社会的发展呈下降的趋势,更多的农民放弃土地的种植让土地增收成为困难。新的历史篇章的出现,势必让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一批优秀的职业农民将会呈现在历史的舞台,将会由他们改写中国农业的历史篇章。当然我国棉花产业也会随着历史的改革走出小农户的时代,大手笔的棉花种植,将会在国家的政策调控下出现,将会有一批新形势下的棉农登上历史的舞台,让我国的棉花产业继续走下去,从而让棉花的色彩更加鲜艳。(东海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