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江苏省棉花进口量同比减少33.2%
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1-11月江苏口岸进口棉花42.9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33.2%;价值53亿元,下降33.1%;进口均价为每吨1.2万元,微涨0.1%。其中,11月份进口1.1万吨,减少49.8%;价值1.3亿元,下降57.5%;进口均价为每吨1.2万元,下跌15.4%。
一、11月份江苏口岸棉花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11月进口量创39个月以来新低,进口均价持续小幅波动。江苏口岸棉花月度进口量持续低迷,8月份以来更是连续4个月环比大幅下滑,11月当月进口棉花1.1万吨,环比减少13.9%,创2011年9月以来的新低;与此同时,棉花进口吨价在1.2万元上下波动,11月当月进口均价为每吨1.2万元人民币,环比下跌6.1%。
(二)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和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均显著下滑。11月份,江苏口岸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口棉花6438吨,减少26.1%;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棉花3728吨,减少54.5%;以上两者合计占同期江苏口岸棉花进口总量的93.6%。同期,江苏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棉花693.8吨,减少85.3%。
(三)澳大利亚为最大进口来源地,自巴西、津巴布韦进口快速增加。11月份,江苏口岸自澳大利亚进口棉花6715吨,减少36.4%,占同期江苏口岸棉花进口总量的61.8%。同期,自巴西进口1175吨,增长71.2%;自津巴布韦进口1149吨,去年同期无进口。
(四)民营企业进口占比近8成,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大幅减少。11月份,江苏口岸民营企业进口棉花8568吨,减少24.1%,占同期江苏口岸棉花进口总量的78.9%。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口1669吨,减少72.6%;国有企业进口622.8吨,减少85.4%。
二、11月江苏口岸棉花进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一)国内棉花库存快速上涨削弱进口需求。当前正值我国新棉集中上市之际。由于新疆机采棉大面积展开,加之新疆棉花产区补帖政策的落实极大提升了棉农售棉积极性,今年新棉上市数量明显增加,导致入库数量快速增长。据中国棉花协会棉花仓储分会对148家仓储会员单位统计,截至10月底我国商品棉周转库存总量为92.2万吨,环比增加81.5万吨,同比增加52.4万吨。在下游纺织行业市场需求仍未现好转的情况下,国内棉花供应增加、库存上涨相应削弱了进口需求。
(二)我国纺织工业低迷和棉纱替代效应增强,抑制用棉需求。受国际经济动荡、棉价大幅波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国内纺织行业持续低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纺织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幅较去年同期的9%下降2.5个百分点。下游市场不振使得国内棉花需求持续下降,从1200万吨的年需求高位,下跌至近两年800万吨左右的年消费量。此外不少企业受我国棉花进口配额限制,将进口棉花改为进口棉纱线,以满足用棉需求。2013/2014棉花年度(2013.09~2014.08)我国累计进口棉纱202.5万吨,同比增加4.2%。据中国海关统计,2014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164万吨。国内纺织业增速放缓和进口棉纱替代作用增强,共同削弱了对进口棉花的需求。
(三)全球棉花价格持续下滑,进口观望情绪增加抑制进口。自2011年初全球棉花价格登顶以来,棉花价格长期处于下行通道。今年以来,受纺织业低迷、市场需求不旺的影响,国际市场棉价持续走低,加之美国政府预计全球棉花生产将连续五个产季超过需求,11月24日,纽约棉花期货价格降至每磅58.53美分,为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同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主力合约CF1505更是创出近五年的最低点每吨1.23万元。受此影响,国内下游企业为避免成本倒挂、减少损失,纷纷减少库存、随买随用。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抽样调查显示,截至11月13日,被抽样调查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24.6天,同比减少15.2天。11月以来,中国主港外棉数量继续减少,总量降至八九万吨。下游企业进口观望情绪浓厚,抑制了我国棉花进口。
三、当前我国棉花行业值得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一)内地棉花补贴政策即将落地,国内棉花价格或将进一步下调。11月,财政部联合有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会后确定2014年度内地棉花补贴标准为每吨2000元,补贴范围为山东、湖北等9省。至此,继新疆启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以后,2014年我国棉花补贴政策即将落地。目前,疆棉采摘基本结束,交售进度已达到90%左右。截至10月底,商品棉周转库存总量为92.2万吨,环比增加81.5万吨,同比增加52.4万吨。受供应增长的影响,棉花市场售价明显下调。进入12月,新疆棉加工和出库量将大幅增加,如果各省补贴细则及时制定并公布,也将有助于加速内地棉花交售和加工进程,从而带动国内棉花价格进一步下调,加速我国棉花价格和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
(二)棉花种植面积和棉价双双下跌,不利于产业稳定发展。由于近几年全球棉花市场供应过剩,国内外棉价差距显著,内地棉花种植面积又连续大幅下滑。近30年来我国内地棉花种植面积总体处于下滑中,长江和黄河棉区植面总面积1983年为563万公顷,2014年长江和黄河棉区棉花面积将预计缩减至203万公顷,且内地棉花面积减少的状况可能仍将持续5年,最终或将下降到150万公顷以下。此外,自2011年2月棉花期货价格见顶34870元/吨以来,已经运行了近4年的超级熊市,而代表现货价格的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也是一跌再跌。11月25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报收于14563元/吨,创出五年来最低。内地棉花种植面积持续大幅减少,棉花价格一跌再跌,不利于我国棉花市场的稳定供应。
(三)棉纱替代性增强,棉花进口配额制度有待完善。受我国棉花进口配额限制,进口棉花品质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不少企业选择将进口棉花改为进口棉纱线。棉纱线的替代性增强,一方面加剧了国内棉花库存压力,我国国储棉已经拥有全球最大的棉花储存量,截止8月底国家储备棉库存约1150万吨,大约相当于两年的中国棉花消费量,其库存的棉花时间长,质量大幅下降,很难满足国内纺织厂的需求;另一方面导致一部分生产型的棉纱企业为拉低成本,出现向外迁移的情况。此外,对于不容易拿到棉花进口配额的小企业而言,只能通过购买配额的方式获取配额,每吨配额要额外支付3000-4000元,导致了企业成本上升。由于制定进口配额时,中国纺织产能只有3000多万锭,而现有1.3亿锭,造成配额远远小于需求,纺织企业无法自由利用国际市场平抑成本,高棉价差削弱我国棉纺业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