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是否能触底反弹?
在棉花产业链上,国家针对上游棉农有种植补贴、农机具补贴,对下游棉纺织企业有进口配额、出口退税、国家储备棉投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好像只有棉花加工企业一直扮演着“姥姥不痛舅舅不爱”的角色。
对于2014/15年度棉花市场的走向,目前棉纺织企业、棉商和部分棉企都持悲观态度,甚至一些机构提出2015年新疆棉难见到15000元/吨的高点,低点却有可能下破12000元/吨。笔者认为,2015年3月份以后国内新疆棉花价格很可能会触底反弹,届时国内外市场将“携手”上涨,推动棉纱、坯布整体跟涨,之所以如此认为是基于以下分析:
一、新疆棉相对澳棉、美棉在品质上的劣势虽然略有上升,但在价格和供货上的优势也有所提高,新疆棉仍将是2014/15年度棉纺织企业用棉的“中流砥柱”。2015年1、2月份抵港的美棉数量大幅低于预期,青岛、张家港等港口美棉甚至“一票难求”,但美棉16000-16400元/吨的价格也比内地库新疆棉2129级的报价高1500元/吨以上,SM级澳棉更是高于新疆棉3000元/吨以上,如此高的价差,棉纺厂怎么纺纱也无法弥补。截至2015年1月8日,美棉签约出口已完成87%,中国买家的签约量约41.5万吨,占美棉已出口量的22.57%,国家即使1-2月份下发89.4万吨1%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要想大量进口美棉也要从棉商手中高价拿货。印度棉呢?由于有大量的国储棉封堵,加上总计89.4万吨配额的限制,即使印度棉价再低,国内纺企采购也会掂量掂量孰轻孰重,况且印度棉还有“最低籽棉收购”托底,不大可能让全球买家占到便宜。而大量的2014/15年度新疆棉已运至内地仓库,供货的及时性得到保证,预计3-8月份将是新疆棉从进口棉手中“抢班夺位”的时期。
二、2013/14、2014/15年度中国市场棉花消费能力持续下滑不容质疑,但对一些机构或投资部门提出的低于600万甚至550万吨的说法笔者并不轻信,中国棉纺行业像股票市场一样从来不会缺少资金,缺的只是机会。据了解,受2014年11月-2015年1月棉价大幅下滑2500-3000元/吨的影响,很多棉纺织企业的纺纱利润达到2000元/吨以上,每米坯布净利润也在0.30-0.50元。虽然棉纱、坯布成交价格随后被动下跌,利润受到全面压缩,但效益仍要明显好于2014年前两个季度,只要棉纱、坯布有订单便有利润,因此笔者的看法是2014年11月-2015年1月中小纺企的开机情况不仅没有进一步恶化反而呈现回升。中国棉纺织厂集聚在广东、江浙、山东、河南和河北、湖北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如果中小棉纺织厂大量倒闭,那么失业、下岗的产业工人数量也将非常可观,至少截至1月下旬前各地关于此类的报道并不多。另外,因原油大幅下跌导致涤纶短纤跌至6900元/吨左右,相当于新疆二级棉价格的一半,纺企“弃棉用涤”的比例大幅增加。众所周知,纱厂“改棉用涤”一般设备改造需要一周至两周,而且要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在棉纱、涤棉纱市场都不明朗的情况下,单单为了降低原料、产品库存资金压力而“弃棉用涤”的比例能有多少?况且从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2014年12月我国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97.54亿美元,同比增加0.17%,环比增加2.17%,而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59.2亿美元,同比减少2.09%,也就是说,涤棉纱、涤棉布等混纺、化纤产品的出口并没有显著增长。
三、全球以及中国2015年棉花种植面积大幅下滑将成为各方炒作的题材,对2015/16年度高等级棉花供应和经济回暖对棉花需求增长的担忧加剧,一旦出现天气状况,棉花很可能成为大宗商品止跌反弹的“急先锋”。据有关部门统计,2015年澳大利亚棉花种植面积减半,产量下调至40多万吨,而美国大豆、玉米等收益明显高于种棉,因此预计棉花种植面积也将下滑20-30%。印度卖棉难问题已非常突出,2015年农民的种植意向很不乐观。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在全国范围展开的棉花种植意向调查显示,2015年度全国植棉意向面积5408.9万亩,同比减少915.1万亩,降幅14.5%。近日新疆兵团相关人士表示,2015/16年兵团棉花产量将从2014年的176万吨调整至120万吨左右,降幅达到31.8%,而南疆阿克苏、喀什等地在红枣、瓜果及玉米、小麦等作物的种植基地逐渐扩张的情况下,不适合种植棉花的棉田将得到释放,植棉面积的下滑幅度或更大。
综上,笔者认为,2014/15年度,在加工能力三四倍于棉花产量,国家全面退出临储政策,棉纺织、服装乃至整个行业陷入“寒冬”的市场环境下,棉花企业回归“自立自强”、供需主导市场的思想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新疆棉花企业遭遇的挑战、碰到的挫折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所谓“跌不到位,涨不起来”,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棉花产业也就没有“风水轮流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