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美棉销售节节攀升 国内市场僵持延续
新年以来,国际棉花市场最大的提振莫过于美棉销售的节节攀升,但面对全球经济萎靡、需求不振的大环境,棉花市场仍萎靡不振。国际权威机构多次下调棉花消费、上调库存,印度棉花抛储、中国需求萎缩,市场始终无法摆脱供大于求的不利局面,徘徊和振荡形成了市场主调。
洲际交易所ICE棉花期货代表着全球棉花市场的走势,市场现实的矛盾带来了行情的犹豫不决、方向难辨,窄幅振荡成为无奈之选。主力3月份合约延续数月之久的盘整行情又带入了新的一年,60美分/磅一线成为争夺的焦点,本月重心下移至58美分/磅,有继续向下突破的危险;5月份合约难独善其身,围绕60美分/磅上下起伏。棉花现货市场得益于期货市场的低位徘徊,交易趋于稳定,价格低位运行吸引了企业的积极买入,Cotlook A现货价格指数从68美分/磅小幅调整至66美分/磅。来自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棉花需求有所增加,特别是针对高等级的美棉和西非棉交易活跃,但是主要基于近期需求而定,远期船货询盘稀少,经济形势疲软和棉花供应过剩仍然对未来棉花走势形成极大压制。美国棉花销售形势良好,签约出口情况连续创出新高,来自新兴市场的需求不断改善,目前已完成出口目标的90%,但装运压力仍然较大,销售数据的靓丽不但减轻了国内供应压力,也很大程度提振了世界棉花市场的低迷状态。
1月份,国内棉花市场僵持局面仍在延续,随着时间的推进又呈现出稳中趋弱的走势。郑棉期货主力5月份合约一个月来保持在13400元~12800元/吨之间上下波动,压力和支撑共存,上涨和下跌都很难突破;近月合约很少有人参与,成交和持仓甚少,价格维持在13000元/吨一线,接近于现货价格水平;远期9月份合约受近期市场压力影响较小,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盘面表现相对从容,在不断振荡中重新抬高,下跌意愿不强,但上涨的空间也十分有限。市场总体缺乏利好和激情,资金参与度不高,短期很难实现突破,窄幅盘整振荡或将继续。现货挂盘交易更是冷清,企业无心参与,成交和订货量继续萎缩,价格较前期不断下滑,由近月到远月分布于12500元~13000元/吨的区间,大幅低于现货平均水平,凸显现货市场低迷气氛,短期内很难有实质改观。
棉花现货市场更多受控于供需面的角力和对峙,棉花持有者挺价意愿强烈,纺织企业因下游需求寡淡而看空后市,对市场大量棉花资源不急不躁,议价权加大,供需双方现实差距和心理预期很难融合。市场的僵持导致皮棉交易陷入停滞,现货成交冷清,纺企原料随用随买,棉价观望下稳中有跌。棉花价格指数经过几天的稳定后继续小幅向下,从月初的13600元/吨跌至月底的13459元/吨。各地实际成交价也多有下调,新疆地区轧花厂迫于还贷等资金压力,一方面加紧向内地移库,另一方面降价促销意愿增强,手摘棉3128级站台提货价在13300元~13800元/吨之间,白棉2级价格稍高,机采棉主流报价在12500元~13000元/吨,兵团棉花报价较高,挺价意图更强,但临近春节,走货速度明显放慢。内地新疆棉3128级报价在14000元/吨上下,2128级以上皮棉报价在14500元~15000元/吨不等,机采棉与地产棉接近,价格多在13000元~13500元/吨区域,皮棉报价小幅下调后逐渐企稳,高等级棉价明显抗跌,市场有价无量现象增多。
临近春节,纺织市场的情况也难以言好,下游需求的惨淡让许多纺织企业经营艰难,提前放假、歇业停产者不在少数,归还贷款、发放工资等使企业资金周转捉襟见肘,没有多余款项增加原料的采购,加之纱、布行情疲软,市场萧条,订单少价格低,企业多半保持较低原料库存,节前大量补库意愿降低。许多企业把生产和经营重点放在高档产品上,对棉花原材料质量要求更高,皮棉采购更加挑剔,价格难免被下压。
进口棉纱目前低于国产棉纱1500元/吨左右,大量冲击国内市场,石油价格连跌降低了化纤原料成本,非棉纺织原料对棉花的替代作用更明显,无形中挤占着棉花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