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节将至 纺织行业渐入“冬眠”期
从纺织指数显示,进入1月纺织原料市场行情延续上月跌势,但从月中开始行情呈震荡走稳,截止1月30日纺织指数为809点,较月初835点跌了3.11%,较周期内最高点1074点(2013-02-19)下降了24.67%,较2015年01月18日最低点807点上涨了0.25%。(注:周期指2011-12-01至今)。
从价格监测的1月纺织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可以看出,纺织行业景气度依旧不高。具体来看,一、跌多涨少。共监测的21个纺织原料商品中,环比来看,“万绿丛中一点红”,仅人棉纱环比上涨0.17%,同比来看,“全军覆没”。二、化纤板块跌幅最大。环比跌幅前13个产品均是化纤产品,且跌幅都超过了3%,其中跌幅前3的分别为丙烯腈(-16.11%)、锦纶短纤(-9.97%)、涤纶DTY(-8.93%)。
供过于求丙烯腈产业链跌入“深渊”
2014年丙烯腈产业链“技压群芳”,是纺织行业中惟一上涨的明星产品,全年丙烯腈涨幅超过10%,腈纶涨幅超过6%。但是今年开局不利,丙烯腈直接跌入深渊。从去年11月份开始,随着丙烯腈新产能投产预期及国际原油大跌,行情就已出现小幅下滑态势。进入1月首先是新产品造成的冲击蔓延全国,其次是北方地区一大型工厂为了避库存,低价走量,中间商炒跌气氛明显。同时下游需求面依旧偏弱。尽管1月华东地区部分装置检修,并且原料丙烯价格上涨,然而也难逃自身供过于求局面,行情大幅走低。
利空延续PTA产业链反弹“昙花一现”
PTA产业链延续跌势,1月中下旬国内几套PTA装置因故障被迫停车,导致行情出现小幅反弹,但随着装置陆续重启,很快行情又继续走弱,截止目前PTA行业开工率在71%左右。1月WTI原油跌幅17%以上,PX跌幅13%以上,对PTA成本支撑减弱,而且聚酯工厂采购消极,且春节临近,下游织造活动将逐渐萎缩,江浙织机负荷目前降至55%附近,后期将会继续下降。
下游采购积极性下降棉市保持弱势运行
1月棉花现货整体交易清淡,实际成交价继续下滑。巨量的库存压力、收储政策取消、国内外棉价差仍较大及国内外需求不旺等因素影响,一是棉农的种植积极性下降,根据1月对2015年植棉意向调查,全国平均种植意向下降25.4%;二是下游纺织企业采购积极性有所下降,截止1月初,准备采购原料的企业占52%,环比降低了16个百分点。三是棉花进口量不断减少,12月我国棉花进口数量虽然出现回升,但幅度有限,当月进口棉花26.4万吨,环比增长1.9倍,同比仍下跌56.5%。
纺织服装出口、零售业同比数据仍不乐观
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56.74亿美元,环比增长5.46%,同比下降1.24%。百家重点零售企业服装零售额同比下降0.4%,增速较上月低1.3个百分点。同时从整个大宗商品市场来看,截至1月31日,生意社发布的中国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为-0.64,均涨幅为-4.05%,反映该月制造业经济较上月呈收缩状态,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分析师夏婷认为,进入2月份纺织大厂减产、小厂陆续放假,零星抄底补货预期不足以支撑市场,随着春节临近,终端消费萎缩,实际需求不足将更加突出。具体分行业来看:化纤市场将维持低位震荡。丙烯腈供应充足、PTA粘胶短纤产能严重过剩、原油走势不明朗等,当前不利因素犹存。但像PTA及下游相关的产品均跌至历史低位,因此下跌阻力增大,预计跌幅不会太大。
对于棉市来说,目前下游纱线市场,尤其是低配棉纱年底去库存压力偏大,价格跌幅明显。国内纺企开工积极性低,棉纱产品按照订单生产,订单稀少且多以小单、散单为主。部分地区纱厂出现停工现象,整个纱市萎靡不振,成交清淡。预计价格将继续呈小幅震荡走弱态势。
综上所述,2月份继续震荡走弱的可能性较大,但整体跌幅较1月或有所放缓,预计最高点在809点,最低点79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