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凯:纺织业新常态下的“缓”与“进”
新年伊始,中国纺织业所面临的新常态已经开始显现,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数额出现双降;2014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也出现了连续第三年的下降,人口红利进一步消退;而2014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也指出,行业已从中高速发展过渡到中速发展,行业发展稳中有进。
日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对行业形势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剖析。他指出,在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世界经济格局仍不明朗、不乐观的大背景下,我国纺织行业步伐放缓,但缓中有进,仍蕴含巨大市场潜力和增长动力。
他强调,当前,原有的生产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新的模式还在探索形成过程之中,因此,行业发展的核心仍是转型升级,还是要依靠科技、品牌、体制机制、管理方面等的创新,为行业发展提供前驱动力。
这是行业调整的最好时期
“如果从如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角度来更直接地看待行业在新常态中的表现,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增长速度放缓,缓中有进;发展压力加大,分化加快;动力转换紧迫,关键在创新。”
在2015年初的第十届中纺圆桌论坛上,王天凯对外部形势和行业自身发展分别呈现的趋势和特点做了探讨。他指出,从外部形势看,纺织行业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新趋势:一是内需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二是国际竞争格局调整重构;三是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改变;四是资源环境的约束不断增强。
王天凯表示,如果从如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角度来更直接地看待行业在新常态中的表现,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增长速度放缓,缓中有进;发展压力加大,分化加快;动力转换紧迫,关键在创新。
具体来讲,纺织行业作为消费品行业,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最终也会影响行业的需求增长。在新常态下,纺织行业也将从中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从去年来看,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要经济增长指标全面由二位数增长进入到个位数增长。
毋庸置疑,中国纺织行业正处于重要的发展转折时期。
“作为全球纺织产业体系的一员,在面对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同时,中国纺织行业还面临着中国经济增速换档、结构调整、政策转型等重大宏观形势的变化,行业长期积累的内在结构性矛盾由此更加凸显。”王天凯指出。
王天凯强调,从另一个角度看,在这种倒逼之下,也是包括纺织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进行调整升级的最好时期。“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努力适应世界和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根本任务。推进转型升级,是中国纺织行业的必然要求。”王天凯表示。
既要认清“缓”,也要看到“进”
“行业在接受并适应纺织行业增长放缓的同时,更要关注的是缓中有进,寻找和把握继续推进行业持续发展的机遇所在。”
王天凯强调,行业在接受并适应纺织行业增长放缓的同时,更要关注的是缓中有进,寻找和把握继续推进行业持续发展的机遇所在。
他指出,首先是产业用纺织品依然保持好的增长态势,去年产业用纺织品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这是由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对产业用纺织品的需求而决定的。在新常态下,产业用纺织品依然将会保持快速增长。而且,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快速发展,要吸取之前以规模增长谋发展的经验教训,更要注重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要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带动整个纺织行业实现增长。
其次是行业结构调整加快,这是新常态最典型的特点。行业在新常态下,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都在加快。
另一个是发展压力加大,分化加快。纺织行业在新常态下,行业总体运行和发展的压力加大,不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都普遍感觉到经营难度加大。
企业普遍感到压力加大,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原有生产模式难以为继,而新的模式还在探索形成过程之中。除此之外也包括需求增长相对减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上涨以及终端需求变化加快,个性化、差异化成为主流,以及部分行业的产能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等一些微观市场特点。
再次是动力转换紧迫,关键在创新。在新常态下,行业的发展核心是推动转型升级,改变对投资驱动、要素驱动的依赖,要依靠科技、品牌、管理、体制、机制以及经营模式的创新来促进行业的发展。
创新驱动仍是根本引擎
“当前,行业在实施创新驱动中,要结合行业特点,其中科技是基石,市场是源泉,人才是根本,体制机制是关键。”
王天凯表示,凡是对于行业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的一些技术,我们要加快发展。现在企业虽愈加重视创新,但总体来说,对行业至关重要的差异化、功能化化学仿真纤维等关键领域的研发和技术推广,步子还着实不快。在跨行业、跨部门的合作中,既有技术难度,也有体制束缚。
就科技来说,针对行业情况,尤其是功能化、差异化化学仿真纤维,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智能化、数字化装置的开发应用技术以及高端产业用纺织品,节能减排技术等是关键,要加快发展。
其次,围绕终端市场,针对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以及不断变化的消费方式和消费需求,要加快自主品牌建设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企业管理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生产及经营模式创新,促进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