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传统纺织企业的信息化变革
昨天上午9时,一份来自日本客商的订单通过邮件传到了浙江同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明虎的邮箱。收到邮件后,沈明虎再将这份订单输进公司的ERP系统,接下去的生产流水线便纳入数据库管理,既避免了产品的生产误差,又对生产周期进行了良好把控,更让公司对每天的生产经营情况有了全面掌握。
这套ERP系统是同辉纺织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企业升级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同辉纺织将自身发展实际与现代企业6S管理理念相结合,为企业架构起“现场管理”与“班前会管理”的样板以及评价体系。去年公司顺利跻身“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今年1月又实现销售额5000多万元,达到公司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喜迎“开门红”。
企业生产精益求精
走进同辉纺织的生产车间,机声隆隆,每道工序的员工各司其职,整个车间繁忙而有序。这正是得益于公司引入的自动信息化控制系统,在这个系统控制下,助剂、染化料计量等工序全部由电脑输送,取代了过去人工传递的方式,产品织造、染色、定型生产都由电脑来“指挥”。
将指挥棒交给电脑后,有效产出明显提升。对此,公司副经理奚迪成深有感触。他说,过去,公司接到订单后,首先会将订单数据抄录在表格中,然后再依次传递,这给生产管理带来了不便。“往往一个数据有误,整批次的产品就都白做了。”ERP系统的投入使用,避免了手工作业分散、隔离和盲目等缺陷,缩短了工作时间,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12年里,同辉纺织对两套ERP系统进行了10次升级改造,现广泛应用于公司财务、生产、工艺、仓储收发、业务以及员工绩效考核等。去年,公司投入3100万元进行环保设施升级改造,优化环保管理系统,对污水处理过程实现严格把控,确保符合行业标准,实现达标排放。
员工内生动力不断拓展
ERP系统作为衡量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标志,其对企业管理思想、经营方式、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等都会产生巨大作用。ERP系统的实施,能成功推进企业观念转变和思维创新,逐步形成不断创新、学习和进取的氛围。
魏永华是同辉纺织的开发主管,在公司已经有十多年了。最初,魏永华是一名销售员,跑了五六年后,由于他对市场比较熟悉,对前沿的产品发展趋势洞悉力比较强,加上他个人对研发设计也比较感兴趣,公司就让他做起了研发设计工作。和魏永华一样,研发设计部的另外5名技术员也都是在公司内部各个岗位上逐渐成长起来的,这种有效而精准的“轮换”,实现了企业效益和员工价值的最大化。
- 中国纺织服装业与信息化的融合成趋势 (03-31 08:19)
- 盛泽东方市场纺织电子交易中心获省级荣誉 (03-10 08:27)
- 吴江:信息化促纺织企业转型 (07-09 08:15)
- 工信部开展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调查工作 (06-17 08:42)
- 中国电信力推服装产业信息化 (06-17 08:33)
- 柯桥区纺织业和信息化融合 染缸边坐着“机器管家” (02-18 08:19)
- 全国棉纺织业信息化提升试点项目启动 (11-21 09:24)
- 服装企业实施信息化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04-15 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