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销售额的25%左右直接被卖场拿走” 一件衬衫的账本
“去年中国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3月7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给了所有人一个意外。高虎城说,这样一个境外消费规模的成因是多种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价格的价差。
中外销售相同商品存在价差,这早已不是秘密。相同商品在境内多出的售价都去了哪里?《华夏时报》记者试图通过最普通的商品,寻找价差的去向。作为服装类商品的重要出口国,国内服装销售价格高于国外同类商品,一直让许多人耿耿于怀。因此我们选择了男士商务衬衫这个样本,排除奢侈品的特殊属性后,价差的去向显得更加清晰。
成本不高于100元?
“全球顶级的量产男士商务衬衫,用料和生产的成本合计不会高出100元人民币。”拥有十余年服装生产及原料加工经验的赵静,在向《华夏时报》记者说出这个数字时,特意一字一顿强调这是人民币的计量单位。
在《华夏时报》记者的多次质疑下,赵静特意当面向她的同学、同行、生意伙伴等多位服装生产类企业家求证,而结果是,无论代工厂、自有品牌工厂的企业家,均在电话另一端对上述价格给予肯定,多位企业家甚至表示100元的价格说高了,顶级量产衬衫的成本只有80元左右。
“因为大家所处的环境是一样的,市场很透明。现在在深圳找顶级手艺的工人,折合到每件衬衫人工费是25块钱,如果把厂子开到东南亚或非洲,顶级手艺的(工人)成本是17到18块钱(人民币),剩下的就是原料,价格很透明,大家算出来肯定是一样的,而全球的大多数服装是从中国、东南亚、非洲生产的。”赵静说。
按照赵静提供的说法,服装的原材料分为天然纤维和非天然纤维两大类,天然纤维穿在身上体感更舒适,而非天然纤维的主要作用是为增加衣服的其他属性,比如需要增加弹性就加入氨纶,而非天然纤维的价格明显低于天然纤维。
“可以说全球范围内,量产男士商务衬衫的出厂成本就是80到100元人民币,如果高出去了,到市场上我想也不会有太大的竞争力,可以说出厂价都是这个水平。”赵静说。
但正如人们所知,衬衫的销售价格和大多服装类商品一样,在中外市场上却相去甚远。以某大众消费品牌纯棉短袖男士商务衬衫(保罗POLO拉夫·劳伦系列短袖纯棉衬衫)为例,如今在美国亚马逊的售价为89.5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60元),而其在国内的定价为1380元。
税率到底差多少
一直以来,税率的差额一直被认为是推高国内商品价格的最主要推手,但在未涉及奢侈品税的衬衫上,价格到底能差多少呢?
在某税务机关从事企业税收工作的公务员李明晓(化名)为《华夏时报》记者算了一笔账。
“国内的衬衫与国外销售的国产衬衫在税收方面的主要差别在于17%的增值税。”李明晓表示,国内目前最主要的两个税种为增值税和所得税,凡是在国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都需要缴纳。
“欧美国家的税收体系与我们国家有所区别,而主要差别就在增值税这个环节上,可以说17%增值税是我们出口服装时与国外商品在税收上的主要差别,因此国家才会采取出口退税的方式,缓解出口企业的压力,增强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对具体的这部分服装产业而言,我们以前的退税额度是13%,后来增加到了16%,从今年1月1日起,已经调整为了17%,这意味着已经是彻底减免。这种做法的确增加了出口,但是对老百姓来说,看到的就是我们买衣服的成本在税收这块比人家高了17%。”
李明晓提示《华夏时报》记者,退税只反映了生产环节的税额差异。但实际上,商品送往境外销售市场和留在国内销售市场,此后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这样的差异。只有原材料生产环节,因为同样在国内进行,因此没有差异。
体现在我们关注的百元衬衫商品上时,对国内市场出厂价为100元的衬衫,对国际市场出厂价退税后折合只有90至95元。而同样加价100元,在国内经营服装却要比在境外多付出17元的税款。
若具体到上述衬衫品牌,在分别流入国内与国际市场后,国内市场的上述品牌衬衫要多付增值税220元以上。
定价的致命伤
但《华夏时报》记者调查发现,税收并不是服装在国内流通环节的最大获益者。
2000年起在北京从事服装经销相关工作的杨先生表示,目前服装市场的整个业态已经完全被人牵着鼻子走了。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特别是在好一点的商场,服装销售额的25%左右,是直接被卖场拿走的,你的商品如果是1380元的话,345元是被卖场拿走的,商场才是服装生意的最终受益者。”杨先生说,“你可能也发现了,你说的这种稍微带点牌子的,哪怕是不知名的牌子,标价也很贵,其实这是市场惹的祸。”
杨先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几乎所有服装产业的经销商,都会到燕莎、新光天地等具有代表性的商场挑选自己想要经营的品牌,因此这些商城的柜台成了服装行业的必争之地。
“但进入这些商城的门槛很高,以北京的新光天地为例,它要求商户每年要有100万的营业收入,这样它每年就有25万的固定收益。”杨先生说,“但是厂商即使自己刷钱也不会把价格定的太低,因为他要给商场做活动预留空间。现在各个商家的活动太多,几乎已经成为了常态,在这种情况下,服装经销商只能把价格抬起来,那些小品牌也会跟着涨价,整个行业的价格随之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