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国际成衣联合会主席Rahul Mehta:全球服装业迎来恢复性增长
近日,新任国际成衣联合会主席、印度服装制造商协会(CMAI)负责人拉胡尔·梅塔(Rahul Mehta)表示,今年,全球服装产业预期增长3.5%,赢利超过5000亿美元,与2014年基本持平。
拉胡尔·梅塔说:“2013年全球服装产业增长3%,高于2012年2.5%的水平,这标志着服装产业从增长乏力的全球经济衰退中开始恢复。从2008年~2011年,服装产业增长率一直徘徊在1%左右。而2013年~2015年则是服装产业增长的恢复期。”
亚洲消费力可观采购地位下降
据拉胡尔·梅塔透露,美国经济好转将有助于推动整体服装行业的销售增长,可以抵消欧洲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然而,在消费市场中对全球服装产业影响最大的地区无疑仍是亚洲。“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消费增长将愈发明显,印度今年的消费增长率将达到17%。其他新兴亚洲国家如柬埔寨和斯里兰卡消费市场的崛起同样不容忽视。此外,随着日本国内对调整后的消费税逐渐适应,其消费力也将有所恢复。”拉胡尔·梅塔这样说道。
当被问道低油价是否会给纺织产业带来增长时,拉胡尔·梅塔说:“现在判断还为时过早,但是油价持续降低的确会为纺织服装产业带来一些好处。”他还表示,女装在亚洲将持续增长,今年预计增长22%。从全球范围来看,尽管女装仍将占据销售榜首,但今年增长最快的应该是男装和童装。此外,由于发达国家经济不振,奢侈服装品牌(包括轻奢和极奢品牌)都将持续下滑。与此同时,运动服装也将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虽然亚洲的消费力非常可观,但其作为采购来源地的地位将有所动摇。据悉,目前全球约60%的服装采购自亚洲,20%采购自拉丁美洲,还有20%来自欧洲。而拉胡尔·梅塔预计,近几年采购自亚洲的服装产品数量将逐步下降,到2020年该数字将下降至55%。取而代之的是,部分采购任务将转移到欧洲和美国。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主要是因为那些来自欧美的品牌为了满足消费者快速且多变的消费品位,愈发重视将采购地贴近目标市场,转而从亚洲回归至本土进行采购。
三大挑战反映全球产业新变化
目前,欧美很多纺织服装业内人士还在因工厂事故指责这些亚洲低成本制造商。对此,拉胡尔·梅塔表示:“尽管采购地发生部分转移,但亚洲仍是超过一半的全球服装产品的来源地。因此,在亚洲建立第三方供应商的审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全球服装产业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每个品牌都应检查和审计自己的供应商以确保他们符合劳动法和其他法律法规。”此外,品牌必须做更多功课来了解相关国家的监管机构,并努力参与服装制造方面的审查标准和审计方案。
“很多时候,发达国家的人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标准过低,但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角度来看,其工人工资是比较合理的,是符合该国国情的,因此对工人工资等问题的解决不能一概而论。”拉胡尔·梅塔这样说。
全球服装产业面临的第二大挑战是交货期限的缩短。由于快时尚产业的持续繁荣,服装制造企业不得不适应日益紧迫的交货节奏,因为许多采购商将交货期限从6个月降低到2个月。尽管制造商们一直在努力适应,但仍然难以满足采购需求。拉胡尔·梅塔说:“采购商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制造商依然寄希望于款式单一、订单量达大的采购模式。在未来3~5年内,快时尚产品类别的销售增长将翻番。这意味着制造企业需要更好的技术和更熟练的劳动力以满足日益加速变化的消费品位。”
此外,提升利润率依然是全球品牌和零售商面临的最大挑战。尤其是在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增长乏力,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不断下降的消费力导致品牌利润率近几年一路暴跌。据统计,与2011年相比,2014年品牌服装的利润率下降了25%。这也是部分采购商改变策略,将“采购战场”从亚洲移向美国和欧洲,以求更加贴近市场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