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专家:“一带一路”为大宗商品带来积极影响
对于刚刚出炉的“一带一路”具体方案,生意社总编刘心田认为,“一带一路”将会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积极影响。
刘心田指出,从短期(1-6个月)来看,“一带一路”的积极发酵,已经得到了证券市场的积极响应,大盘向4000点迈进。大宗商品市场虽未出现暴涨,但多数商品近期表现稳健(生意社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3月以来一直在764-769区间整理,3月以来,90%的商品涨跌幅不超过5%),与14年4季度和15年初大相径庭(14年8月至15年1月,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暴跌136点,近60%的商品跌幅超过10%)。大宗商品市场的近期稳定表现,既有旺季因素及前期两会召开的利好支撑,也与“一带一路”提振市场信心不无关系。然而受困于供需矛盾未根本性解决以及大宗商品市场仍处于“去泡沫化”阶段,“一带一路”短期尚不能扮演大宗商品市场的救世主。预计二季度大宗商品市场仍有一波下跌调整。
从中期来看,“一带一路”的祭出恰逢其时的承接了中国经济的增速降档,转速下来了,扭矩增强了;速度下来了,质量上去了。亚投行将至少为“一带一路”创造近万亿的流动性,而“一带一路”能够盘活的国内大宗商品过剩产能、能够拉动的国内外消费需求则将是天文数字。即便做保守的估计,在未来1-2年,相关经济体能源、矿产、材料类大宗商品需求能有10-20%的增长,价格能有10-30%的上涨空间,商品对应工业产值能有10-40%的增长。无疑,大宗商品将成为“一带一路”最受益领域之一。
从长期(3-10年)来看,通过“一带一路”打通海上、陆上通道,中国经济将能真正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版图,使亚非欧的能源矿产、金融等资源更经济有效的整合,最为关键的是,“一带一路”把中国这个大市场通过合作与其他国家一道变成更大的市场,从而成为实至名归的第一大经济体。“一带一路”一旦成功,中国经济必然执全球之牛耳。作为大宗商品最大消费国的中国,正试图通过“一带一路”获得大宗商品更多话语权甚至定价权,展望未来,中国必将成为全球大宗商品中心。
刘心田强调,“一带一路”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刺激利好将更多体现在中长期。他同时指出,“一带一路”是一盘大棋,而大宗商品则是一枚非常重要的棋子。据介绍,生意社将通过大数据,进行“一带一路”与大宗商品的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