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观察:国产纺机智能化需趁热打铁


http://www.texnet.com.cn  2015-04-08 08:39:48  来源:中国纺织报 收藏
华兴纱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加快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为实现这个目标,传统制造业亟待提升劳动效率和先进设备的使用率。

  中国纺机协会近日表示,我国纺织工业从整体上说,近几年来科技进步成绩明显。

  早在2012年底,浙江江苏的传统制造企业中就逐渐兴起“机器换人”,众多企业纷纷引进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进行技术改造。近两年,“机器换人”也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浪潮。为此《中国纺织报》记者对行业的“机器换人”情况进行摸底。

  发现近些年,化纤设备智能化主要表现在数字化控制和网络通讯方面,目前不仅生产车间到管理层可以做到网络通讯,远程控制、远程诊断也可以实现。在故障停车、故障连锁等方面自动控制水平也有较快提高。通过数字化控制,化纤机械设备精度提高了,可靠性提高了,操作工艺稳定了,从而使劳动用工得到精简。但是,放眼全行业,国产纺机的自动化、智能化、连续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浙江理工机械学院副院长胡旭东告诉《中国纺织报》记者,目前化纤设备主机与国外先进设备水平差距不大,然而在生产装置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输送包装等环节的自动化需要化纤生产企业进一步突破。棉纺行业的“机器换人”和化纤行业存在同样问题,就是单机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但是生产的连续化水平有待提高。

  他指出,国外从棉条到粗纱、粗纱到细纱、细纱到络筒之间都已有成熟的自动化运输线,如德国青泽、日本丰田等公司推出的连续化生产线,整个过程无需人工介入。国内纺机企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国际上的先进设备相比,我们在自动化、连续化水平,在线质量监控及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同时粗细联及细络联在国内的应用还相对较少。

  以粗纱自动落纱与粗细联技术为例,每万锭可少用工5人,且可减少人工落纱的粗纱疵点,对提高纱线质量也有帮助。此外,将传统粗纱机改为多电机自控制粗纱机,使每个工人看台数从原有1~2台增加到看3~4台,由于粗纱自动落纱技术推广及工人看台能力的提高,可使粗纱工序的用工比原来减少50%左右。

  与棉纺和化纤行业不同,印染设备的智能化和数字化不仅能够节约人力,更主要的是能够更加环保,因此印染设备智能化、数字化显得更加迫在眉睫。

  在不久前接受《中国纺织报》记者采访,中国纺机协会副会长李毅也表示,虽然各种在线监控系统相对成熟,能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各种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企业研发产品基本实现单机智能化,但在不同生产工序之间能真正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的很有限少,目前只有山东康平纳集团研发的“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能实现智能化连续生产。

  山东康平纳研发的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项目,大幅度提高了纺织染色的质量效率和节能减排水平,是一项突破全流程自动化的染色技术,可节约用工70%以上。未来应通过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步伐,提高在行业中的普及应用,从而带动印染行业整体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纺机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