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税降税是大势 非洪水猛兽而是发展的先机
广东、福建和天津自贸区刚刚挂牌不久,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祭出了降税大招。会议明确,为丰富国内消费者的购物选择,将逐步扩大降税商品范围,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清理进口环节不合理收费。同时,要调整消费税,涵盖服装、化妆品等大众消费品。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开出的时间表,到今年6月底前将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而后逐步扩大降税商品范围。这一部署不光时间紧,也不排除有关部门在实施中可能出现拖延的情形。事实上,下调关税的讨论已经有些年头了,早在2011年,就“奢侈品进口关税究竟是否下调”的问题,商务部与财政部就意见不一,彼时还有观点认为,奢侈品进口消费税非但不能取消,还应进一步加强。
不过,随着近年来国人海外消费的爆发式增长,指望通过高关税保内需,并为国内企业筑起一道护堤的想法,未免有点一厢情愿。现实情形是,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在全世界范围内到处“扫货”。而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披露,有统计显示,去年中国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人民币。
这表明,其一,如果继续人为地在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间制造并扩大价格鸿沟,只能把民众的消费引向海外。这非但不可能有效引导国人在国内消费,提振内需,甚至也难以增加预期的关税收入。
其二,关税壁垒的“羽翼”呵护之下,也不可能磨砺出肯创新、有竞争力的企业。有竞争才有活力,才可能倒逼国内制造业等行业转型升级,真正融入世界经济。其实,国内很多企业并不缺乏创新,只是在长期被保护的环境中,这种能力渐渐退化,沉寂太久,飞不动了。而未来中国经济的强筋健骨,则只能寄望于融入世界,别无他途。
此番中央政府下决心调税、降税、免税、退税,正是对近年来现实发展以及民意诉求的积极回应。不是说不在意进口商品的关税,而是不能听任高税率对国内消费需求产生挤出效应;也不是说会听任国外产品冲击国内相关产业,而是要立足长远,以竞争倒逼升级、激发创新。
当然,具体到关税如何调整、降低到何种幅度、涉及哪些行业与产品,还需要更科学的评估,以及更完备的实施方案。
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并在频密的参与互动中赢得发展机会,乃是不可逆转的大势。这是一个不断调适税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降低门槛的过程。吸引海外消费回流,扩大内需惠及民生,倒逼产业升级转型,均是题中应有之义。一句话,调税降税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发展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