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产业集群欣欣向荣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工作会议上,桐乡再获殊荣,一举加冕两个“国”字号称号——全国超千亿产值纺织集群地区和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示范地区。
荣誉光环的背后,映射的是桐乡纺织产业集群欣欣向荣的局面。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至2014年底,我市共拥有各类纺织企业2万多家,纺织业实现工业产值1163.4亿元,已成为省内乃至国内主要纺织品生产基地。
从企业到产业
集聚优势日益显现
化纤、毛衫、家纺……纺织产业作为桐乡的传统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一直以来在桐乡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桐乡在纺织工业领域已形成了化纤、毛衫、家纺、植绒、经编、绢纺和蚕丝被等多个区块特色产业,成为桐乡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桐乡的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02年,彼时,濮院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毛纺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羊毛衫名镇”称号;随后的2003年和2004年,洲泉镇和大麻镇先后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化纤名镇”、“中国家纺布艺名镇”称号;2007年,屠甸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植绒纺织名镇”称号,同年,桐乡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纺织产业基地市”。
“纺织产业基地市”等一系列的命名,为桐乡市纺织产业的长足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为巩固集群集聚优势,全市结合化纤、毛衫、家纺等特色产业,加强规划引导、强化集聚效应,促进新建项目向专业园区的集聚,不断延伸产业链。
2014年,桐乡化纤产业在积极推动形成“国家纺织新材料产品开发基地”的基础上,再次强化优势集群,成功创建“浙江省化纤工业专业区”。这一年,我市家纺产业也成功创建了“沙发布产业基地”。
从制造到创造
创新驱动成主旋律
科技是引领一个城市、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谁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谁就先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拥有强盛的底气,也能占据发展的先机。
“为创新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值得的。”新凤鸣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从2007年开始,每年拿出“百万创新基金”在公司内部奖励创新项目和创新成果,截至目前,已经收到各类合理建议和创新项目上千项,而这些为公司节省的日常支出高达数千万元。
内部奖励的同时,新凤鸣集团近年来还依托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纤维材料技术研究院,积极与各大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构建产学研平台,着力开展聚酯及涤纶技术创新、产品开发、节能降耗、产品升级等工作。短短十余年间,新凤鸣的产能规模和销售收入翻了几十番,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中东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化纤行业的后起之秀。
家纺行业的创新更是有目共睹。传承了古老原生态手工工艺的蚕丝被制造,近年来逐步引入现代的机制工艺,开发出彩色蚕丝被、可水洗蚕丝被、远红外蚕丝被等新一代产品。小小的一张窗帘布,众多企业也研发出了具有无公害、抗紫外线、耐高温等特点的绿色环保装饰布。
包括新凤鸣在内的桐乡众多纺织企业能保持持续的创新动力,得益于桐乡不断完善的创新机制建设,从纺织新材料、新技术、节能减排共性技术的运用到支持纺织行业性、区域性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再到提高新技术辐射推广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服务,桐乡一直把科技创新作为纺织集群发展的灵魂。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桐乡纺织企业拥有国家认证实验室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3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
从传统到时尚
“互联网+”增添新活力
刚刚落下帷幕的2015中国·濮院国际毛针织博览会上,“互联网+”的概念被不断提及。从1000多名品牌买家拿着手机,通过由“空中濮院”自主开发的专题采购APP客户端进行采购对接,到濮院网商大会暨“云濮院”建设正式启动,“互联网+”正以势如破竹的气势重构这个早已完善的传统产业链,发挥无与伦比的作用。
放眼全市,以推动信息化与生产过程控制融合,促使企业研发、生产、营销等环节相互协调配合,逐步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科学化和高效化的“两化”融合正在高速推进。2014年该市实施“机联网”、“物联网”等“机器换人”项目100多项,年度投资额近30亿元,引进一批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极大地提升了我市纺织集群企业的装备水平,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进一步提高了集群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在信息与营销环节的相互配合下,纺织行业的电商生态产业链也在逐步完善中。2014年,以纺织行业为主的桐乡产业带正式入驻阿里巴巴,截至目前,入驻企业已达450家。
时尚元素的不断注入,也为桐乡纺织产业注入全新活力。以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为主旨的濮院320创意广场去年被认定为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每年毛衫中有上万款新品从这里诞生,与此同时,遍布全国的桐乡纺织企业品牌直销店也成为全市纺织产业走向时尚的新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