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棉花市场怎么了?
4月份以来,国内棉花现货市场销售不甚活跃,价格相对稳定,基本在13200-13300元/吨之间平稳运行;而期货市场则一路跌宕起浮,从13000元/吨最低下探至12900元/吨一线,最高涨至13600元/吨,眼下又回到13000元/吨附近。市场怎么了?其实不说自明,是否抛储信号的提前释放、相关行业数据的传导发酵、企业经营行为上的蛛丝蚂迹、甚至不乏人们内心的躁动,使市场变得如此敏感和脆弱,受之牵动、随之变化。
2015年4月以来我国期、现货价格走势对比图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15日,全国新棉销售率为66.1%,同比下降30.4个百分点(2013年度收抛储因素需考虑,下同),其中新疆销售率为64.6%,按照国内棉花预计产量662.1万吨(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2015年3月份预测)测算,截至5月15日,累计销售皮棉421.5万吨,同比减少244.3万吨,其中新疆销售皮棉278.6万吨,内地销售皮棉143.0万吨。根据上述数据计算,目前还未销售的保留在棉花企业及农户手中棉花还有约240万吨,如果再加上进口棉,棉花流通商、期货仓单棉等其他途径的资源,到本年度末,国内棉花供给量可能远不止上述数据。本年度还剩4个月,按国内纺织用棉量60万吨/月计算,在新年度前纺织行业正好需消耗240万吨棉花,但考虑到棉花质量结构问题、流通问题等方面因素,纺织行业理论上需求量也要大于240万吨。综合供需两方面情况,从数据来看新棉上市前国内市场购销大致可以达到紧平衡状态。今年棉花销售进度缓慢,主要是纺织企业库存较低导致,但是企业不存棉花并不代表不买棉花,只是碍于订单灵活、资金有限、对市场走向难以把握等因素,不宜大量购棉,再加上今年棉花回归市场化,纺织企业的采购变得比以往更加灵活,选择余地更大,并不急于采购。另外,近段时间纺织企业订单有所回暖的同时利润情况也较往年有明显增加,随着后期需求的释放,相信市场会更加活跃,因此对市场不用过于悲观。
然而,从全球经济形势来看,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偏大,短期内两次降息、一次降准。从整体棉花市场供给形势来看,美国新棉播种加快推进,澳棉即将收获,巴基斯坦新棉产量创新高,印度开始向全球抛售棉花,中国又有巨量库存在手,据ICAC最新预测报告数据显示,本年度除中国以外的库存消费比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市场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状态。今年虽然我国收紧棉花进口配额的发放,但是纱线进口的快速增加以及非棉纤维的替代作用突显且后期用量仍有持续加大的趋势等因素也不容小觑,因此看好后市的人们切莫盲目乐观。
其实说到抛储大可不必紧张。国家把棉花收进来势必是要抛出去的,而且量如此之大,未来几年市场各方在去库存的道路上与储备棉相伴而行已成必然趋势。目前是否抛储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影,但是国家相关部门在此政策上的原则是不打压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稳定性和纺织行业竞争力。我们试想,如果抛售的部分储备棉质量能够满足纺织企业需求、暂缓目前纺织用棉结构与棉花质量之间的矛盾,如果抛储价格能够对市场形成一定预期、使纺织企业接单以及原料采购时在价格判断上都有据可依,如果投放的储备棉满足不了企业用棉需求、但是无论原料还是产品的价格都有一个相对风向标式的价位,或许市场购销行为会因此而活跃起来,那么从这些角度考虑,对于棉纺企业来说,抛储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大家的视线也从PC端快速向移动终端转移,微信传播功能的强大、各种交流平台的搭建、手机查阅信息的小快灵,为我们第一时间获取各类信息以及交流互动创造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但是这也要求我们要相应提高辨识信息、过滤信息的能力,不要受一些声音或未尘埃落定消息的干扰,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不同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经营,以一颗平常心冷静、客观的看待市场,共同营造良好市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