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棉纱能否成功伏击抛储?
时间已至6月底,抛储脚步渐行渐近,相关话题再次被炒热。目前抛储通知暂未下发,具体内容不得而知。但通过与2013年抛储背景对比发现,这次去库存化的背景更加明显。
2011-2013年国家实行了三年临时收储政策,市场流通棉花资源有限,纺企只能采购政府抛储棉花。2015年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新政已一年有余,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统计显示,全国棉花预计产量662.1万吨(3月份预测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棉花销售进度在78.4%,据此测算,国内棉花还剩140余万吨,基本可以满足国内纺织企业两个月的用棉需求。由此可见,这次去库存的目的要更强烈一些,政府相关人士也表态,认为现在储备棉库存规模过高,要研究部署好今后储备棉的消化工作。然而政府一厢情愿的消化储备规模能否如愿实现?
据了解,2015年前4个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80.61万吨,同比增长16.11%。若以此增速计算,2015年我国累计进口棉纱将达230万吨,比2014年增加30万吨。进口棉纱可谓来势汹汹。如果此种形势在7-8月份继续保持的话,可能对抛储的成交量产生一定影响。
近几年,棉纱贸易跨越发展,合作方式呈现多样化,采购渠道逐步完善,特别是在2015年进口棉花数量有限情况下,许多棉花贸易商转型开展进口纱贸易,购销渠道越来越多。随着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纺纱技术稳步提高,能生产的纱线品种更加丰富,我国进口棉纱数量势必将越来越多。
相对进口棉花而言,进口棉纱不受配额限制,进口关税也较低,其中印度、巴基斯坦棉纱有原产地证明关税只有3.5%,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则是零关税。此外棉纱进口较棉花更简洁方便。加之市场关于中国政府下调甚至减免印度棉纱进口关税传闻不绝于耳。今后进口棉纱将对我国棉纺产业产生巨大影响。
2015年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表示,原则上除关税内89.4万吨进口配额外,不再增发进口配额,由于配额数量有限,印度、巴基斯坦棉花很难入中国买家眼,这些棉花最终变成中低支棉纱进入我国。如果储备棉等级偏低、成交不足,对进口中低支纱的影响会很有限,而高质量储备棉供不应求,也不会改变当前中高支纱的进口现状。
目前,进口棉纱逐渐呈现势不可挡之势。印度棉纱出口商表示,中国抛储政策不会对印纱价格产生明显影响,印纱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面对进口纱的冲击,抛储成交量能否达到预期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