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美纺织服装贸易面临新挑战
2015上半年南通出口到美国的纺织服装贸易总额为1941万美元,同比下降22.6%;其中中美签署的《纺织品与服装贸易谅解备忘录》中规定管制的21类商品的贸易总额为763万美元,比2014年同期下降119万美元,降幅15%,首次出现进口量下降。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的2014年度进口中国纺织品和服装报告,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和服装贸易总体保持增长趋势,但增幅减缓、市场份额降低。我国输美纺织品遭遇阻碍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内生产成本增加。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逐年上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以往代工利润可以达到加工费的15%,但现在已缩减至不足10%。同时,国内棉花市场与国际市场不接轨,国内外棉价差过大也严重影响着我国纺织工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二是东南亚国家低廉劳动力显优势。东南亚等地区正逐渐成为服装产能转移的聚集地,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具有税收优惠、原料成本低廉、产业链条件成熟等优势。如阿迪达斯和耐克等知名外企陆续关闭了部分在中国的生产工厂,将产能转向越南、缅甸等地。与此同时,部分国内企业也开始向外转移,凡客从2010年下半年起就已将部分服装产能转移至孟加拉国。三是美国本土纺织服装行业复苏。美国政府考虑重建纺织业的回归大略,支持“美国制造”回归的提案。随着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长,美国消费者增加了在纺织品服装上的支出,本土企业正在成为美国纺织业的复苏主力。美国超市巨头沃尔玛宣布采购500亿美元“美国制造”,主要是纺织服装和高档电器以支持美国经济。同时,美国纺织行业还出现投资热。日本东丽株式会社向南卡州投资10亿美元,开发新型碳纤维材料。中国科尔纺织集团也向该州投资2.18亿美元,创建年产达23万平方米的纺布基地,该公司打算利用当地原产棉纤维纺纱也用当地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劳动力生产,然后直接出口到中国。
面对新挑战,检验检疫部门提醒:中国服装纺织业亟须“腾笼换鸟”,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塑造自有服装品牌。应加快高新技术研发,全面提升自身在亚洲制造业中所处的层级,为向高端产业链升级奠定良好基础。(袁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