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寻求重振“百年”纺织业
从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占经济近10%的比重到现在的不足1%,拥有百年历史的山西纺织产业尴尬淡出人们的视野。“难忘1988,难过1989,要命1990,结果1990年没要了命,撑到1991年全死了。”山西省纺织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李锦旺见证了纺织工业的辉煌与没落。
如今,让纺织行业人高兴的是,纺织工业列入山西八大新兴制造业之中,山西推出2015年行动计划与三年推进计划重振纺织业,李锦旺接受采访时表示,山西纺织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基础,有自己的行业特色,特别是近年来,民营资本有加大投资纺织业的趋势,有不错的发展潜力。两项计划的出台,无疑对山西纺织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推动作用。
行业缺失
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山针、山纺、山毛等纺织单位还是年轻人找工作的“香饽饽”,如今这些企业留下来的已经没有几家了。
山纺一位老职工回忆道,“‘山纺’是计划经济时期有名的国有企业,几乎支撑着山西纺织工业的半壁江山,但是,现在太原的几家纺织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的几乎没有了。”
改革开放以前,纺织行业在我省的工业经济中也是支柱产业。“当时山西在行业内属于调出省,就是自己用不完,调出去,能力还是比较大的。”李锦旺介绍。
我省纺织工业历史悠久,与沿海等地相比,在劳动力、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方面有比较优势。加之全国最大的纺织机械生产基地就在我省晋中市,发展棉纺织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改革开放以后,山西由于一些特有的条件,比如矿产资源丰富等因素,工业经济的重点变为能源重化工,轻纺工业已经不再是重点。
“与钢铁、煤炭等优势基础行业相比较,我省的纺织业显得微不足道。现在,人们似乎也都快遗忘了山西还有纺织这个行业了。”李锦旺无奈地摇了摇头。
据了解,现在纺织业在全省经济中占的比重不足1%,而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则接近10%。
崭新崛起
山西纺织工业今年的行动目标是,加快推进纺织企业技术改造,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重点实施“5114”工程,即推进5个重大项目建设、帮扶10户企业、攻关10项技术创新项目、建设4大纺织业集聚区,力争全行业完成投资2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1亿元。2015-2017年全行业完成投资64亿元;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71亿元。
纵观山西纺织工业,纺织业是传统的支柱产业,有一批实力相对较强和有特色优势的企业,做优纺织业是推进重点之一,主要围绕棉、化纤织品制造,麻织品制造,丝织品制造三大产业链进行填平补齐,尽快形成上下游产能相互匹配的产业体系,提高我省纺织工业终端产品附加值。
李锦旺告诉记者,服装业是我省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一个行业,有了一定的加工能力,也有了一些知名品牌,“森鹅”、“百圆”、“兵娟”等逐渐走进人们心中。但是民用知名品牌太少,多数企业扎堆制服、职业服市场,内部竞争激烈。
除了纺织与服装,另一项重要领域是产业用纺织品生产,比如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等,“这是国内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一个产业,山西又是产业用纺织品消费大省,我省在生产方面极度薄弱,几乎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省内部分企业和科研院校在这方面坚持研究探讨,取得了一定成绩,如恒天公司、太钢钢科公司的碳纤维生产、晋投玄武岩公司、清徐巴塞奥特公司的玄武岩纤维生产以及太原理工大学开发试制的聚苯硫醚纤维等,为产业用纺织品的生产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