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次全国纺织劳模评选表彰活动启动
上半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一纲领深深震动着纺织服装产业,从纺织大国变身纺织强国一直是行业多年追寻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最终要依靠人的力量,纺织从业者的力量。
为加快纺织强国建设,大力弘扬纺织劳模精神,推动纺织工业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创新发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决定,评选表彰一批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现今,5年一次的全国纺织劳模评选表彰工作已经展开。对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全国纺织劳模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纪朝表示:“今年,行业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在此情况下,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行业、国家创造更大的生产价值非常重要。全国纺织劳模评选从1950年开始,具有悠久的历史。这项工作体现出国家对纺织行业的重视,也体现出国家对纺织工人、企业以及他们所创造的劳动价值的重视。”
今年的评选表彰工作与以往相比呈现出新的特点,名额精简、一线员工比例加大以及过程更严谨三大变化,体现了新一届评选活动更注重优中选优、贴近基层的宗旨,由此可以看出此次评选的最终目标是要寻找劳模精英。
差额评选确保“优中选优”
据杨纪朝介绍,本次评选表彰从等额制变为差额制,即推荐名额按照表彰名额的120%确定,原则上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纺织行业从业人员数量比例分配。今年,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含先进工作者)推荐名额共420名,表彰名额为350名,将有70名入围者不能进入最终的表彰名单。对此,杨纪朝解释道:“名额减少的确是此次评选表彰活动最重要的改变。往年,全国纺织劳模通常有500~550名左右,而今年同比减少约39%。但是,越少越珍贵,越代表精华,这也更加值得参选人员、评审人员严谨、仔细地‘优中选优’,评选出行业里真正的劳模精英。他们将给更多劳动者树立前进的目标。”此外,在进行差额人选时,不按照差额比在各省市等比例减名额,而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差额,名额较多的省份差额比例有可能高于20%。
一线员工占比升至60%
此次评选重点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工作一线。根据评选原则,先进集体中,生产车间、班组所占比例不低于60%;劳动模范中,一线职工不低于60%。据了解,在2010年评选的劳动模范中一线员工占比为50%,而今年一线基层劳模的比例将上升10%。对此,杨纪朝表示:“基层劳动者是行业企业运转的基础,他们是为行业创造财富的主要力量,他们在一线兢兢业业,是劳动精神的代表。这个比例体现了我们宏扬劳动精神的根本,也足以看出国家和纺织行业对一线职工的关爱和重视。”
此外,在评选材料中,一些新的评选条件也很引人注目。例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评选条件中,其中降低生产成本、节能减排是新时代对劳模提出的新要求;在发明创造、科技进步、组织科研成果运用推广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等条目也体现出新时代对劳模素质的新要求。
“两审三公示”过程严谨
“推荐评选工作必须严格执行‘两审三公示’制度,这样做虽然会加大工作量,但更加规范和严谨,保证最终评选出的劳模具有十足的含金量。”据杨纪朝透露,本次劳模评选表彰工作从启动到最终表彰预计历时1年,全国纺织劳模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两审三公示”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实行初审和复审两次审核,并分别在本单位、省级范围和全国范围公示。但实际上这一制度需要6大步骤,先由单位择优推荐并公示;再由省级评选机构推荐;随后由全国纺织劳模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初审并将结果反馈给各省市,省级公示;无异议后,省级评选机构再正式将推荐申报公示后的名单上报全国劳模评选表彰领导小组;评选小组复审并全国公示;无异议后,国家人社部和中纺联确定正式表彰名单。这种自下而上、逐级推荐、差额评选、民主择优的方式确保了推荐候选人的真实性,也体现了此项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