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宝“驶入”宁波港 两上市公司携手布局大宗商品在线交易
浙江省上市公司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7月20日发布晚间公告,宣布与我省另一家上市公司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牵手,双方将共同建设和运营“宁波港液体化工交易市场”,两家本土上市公司的“跨界混搭”,在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大市场的布局中先下一城。
跨界合作
记者今天从被誉为“企业经营综合服务商”的网盛生意宝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已与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各自优势资源,共同建设和运营“宁波港液体化工交易市场”。这是生意宝继设立“网盛化纤电商交易平台”后,在大宗商品垂直品类在线交易布局的又一重大举措。
网盛生意宝的公告显示,此次与宁波港的合作,将以生意宝平台为依托,将“宁波港液体化工交易市场”开发建设成为集液体化工品线上交易、线上支付结算和互联网金融相结合的先进交易平台。该平台可为交易客户提供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物流仓储等全方位、一条龙的产业链交易服务。而通过与生意宝的战略合作,宁波港以满足现有客户线上交易需求为基础,逐步将该交易市场发展运营成为全国贸易商参与、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液体化工交易市场。
“双方各有优势,这次合作有利于促进相关行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电商贸易的氛围。”生意宝副总裁朱小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家从事工业品、原材料等网络营销起家的企业,和宁波港这样的大企业合作有利于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在大宗商品领域进一步增强电商氛围。
两家本土上市公司的“跨界混搭”,使得这次战略合作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对此,网盛生意宝董事长孙德良表示,此次与宁波港的战略合作,将大力推动公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促进公司金融战略的布局。同时,通过“大数据+电商交易+互联网金融”三大平台,可全方位助推港口物流企业的“互联网+”实质性落地。
形成“闭环”
朱小军表示,宁波港的物流、仓储、客户资源乃至知名度都是达成合作的关键因素;而网盛生意宝方面则在互联网经验、体系支撑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他看来,这是一次“互联网+”时代的强强联合。
宁波港的年报显示,2014年公司货物吞吐量完成5.39亿吨,同比增长8.2%;宁波港域以外码头货物吞吐量完成1.34亿吨,同比增长9.6%。公司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091.2万标箱,同比增长11.4%;宁波港域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870万标箱,同比增长11.5%,箱量增幅列大陆沿海主要港口首位,箱量排名首次超越釜山港进入世界港口前5强。
而网盛生意宝则是浙江本土一家知名的电商平台,也是中国B2B电子商务的最早开创者,公司是拥有包括“行业网站+联盟”的B2B电商平台、“商品+联盟”的大数据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的B2B交易型生态公司。
此次合作的目的包括通过线上带动线下,为宁波港输入更多贸易客户群体;提升宁波港客户群体的交易理念、完善贸易手段和促进贸易效率;提升宁波港客户服务水平、活跃贸易氛围、进一步提升“以贸促港”;促进网盛大宗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促进网盛大宗交易平台进一步的发展。
业内人士称,此举有利于增强电商平台物流服务能力,将形成数据、交易、支付、融资、仓储、物流的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闭环”。
港口转型
目前,除宁波港外,国内其他港口企业都纷纷借助“互联网+”促进港口转型升级。如青岛港依托港口物流链,构建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打造海道网、客服中心、跨境电商平台等互联网新模式;虎门港携手盟大集团,打造国内首家临港O2O跨境电商平台;上海港携手上海吉联,缔造物流O2O管理平台……各大港口都在寻找“互联网+”落地。
港口拥抱“互联网+”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其实质就是要使港口由海运物流链条上的空间节点升级为信息服务节点。“互联网+”对港口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一时还没完全显现,但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是实现“智慧港口”的基础,也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港口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11项重点行动。其中,在“互联网+”电子商务行动中,要求大力发展行业电子商务,鼓励能源、化工、钢铁、电子、轻纺、医药等行业企业,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化采购、分销体系,提升企业经营效率,鼓励生产制造企业面向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支持设备制造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融资租赁服务。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互联网+港口”构成联通港航物流业的电子商务,从而再造和改造了原有港口服务模式,使港口服务模式从原有的链条式变为平台式,是一种扁平化的过程。港口之于互联网,没有“是与否”的选择,只有“主动与被动”的选择。曹磊认为,宁波港在国内各大港口中率先通过第三方平台,真正实现了“互联网+港口”的“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