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市场角力 纺企艰难度日
近几年国产棉与外棉不断博弈角力,结果导致国内棉花库存居高不下,难以消耗,而外棉和外纱则趁机占据内地市场,纺织产业人士惊呼狼来了。面对狼群进攻,加之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游中小纺企有点招架不住了,只能在夹缝中艰难度日。
自2011年国家实行临时收储政策以来,国内外棉价差进一步拉大,国内纺企被迫大量进口外棉。从下图可以看出2011-2014年,我国棉花进口量大幅增加,最高峰时占国内棉花产量42.3%。国内棉价高于国外,致使纺企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减小,棉纱出口量锐减,对纺服产业也造成了较大影响。
2014年国家临时收储政策退出历史舞台,棉花目标价格粉墨登场,国内外棉价差逐渐缩小,但仍高于国外棉价。由于国家进口关税的限制,进口棉数量大幅下降,进口棉纱异军突起,这让国内纺企有点措手不及。
在市场经济规律中,哪里有市场,产品就流向哪里。据了解,2013年全国棉纱进口总量达210万吨,是棉纱出口总量的4倍,2014年进口棉纱也突破了200万吨的大关,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在进口纱中,中低支纱相比国内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三个国家的进口纱基本上平分天下。从目前的市场反映看,预计纱线进口的热度仍会增加。
对国内纺纱企业来说,进口纱线的激增对其带来不小冲击。受进口纱和市场的影响,32支以下的纱线生产减少。有业内人士认为,无论进口纱增加还是减少,对于我国棉纺行业的影响已经成为常态,即只要在相关政策不改变的情况下,进口纱的热度还将继续保持,且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都将会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
目前,进口纱呈现出品种从单一到全面、从低支向中支领域延伸、从普梳向精梳领域蔓延的特点,对国产纱的可替代性逐渐增强。预计未来两年,进口纱、布还会大量增长,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而国内中低端产品生产厂家将经历一轮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