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称“纺服业千万就业人口将提前回家过年”消息不实
近日,一条《1.7亿就业人口的纺服业现“倒闭潮”千万人或将提前回家过年》的新闻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该文称:“大型纺织服装企业频现倒闭潮,令这一上下游产业链就业人口高达1.7亿,曾经占据中国出口半壁江山的支柱行业再次触动国人焦灼的神经。”
该新闻还表示:“对于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和企业老板而言,未来两年的行业洗牌和人生跌宕将很惨烈。至于这1.7亿的就业人口,究竟有几千万人将提前数月回家过年,只有天知道!”
对此,官方及行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服装网记者采访时,均对上述观点表示质疑。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纺织处处长曹学军今天在接受中国服装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已经注意到这篇文章,文章观点过于“危言耸听”,文中所称'1.7亿就业人口的纺服业'数据存在不实。工信部目前掌握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的就业人数为1000万,规模以下纺织服装企业为2000万,即便加上原料领域如棉花种植方面,也没有这么多人。”
曹学军处长向中国服装网记者表示,纺织业是稳定农民工就业的重要行业之一,在稳定职工队伍和就业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者体面、有尊严的就业,已经成为纺织服装行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建设的重要工作。
中国服装网特约分析师汪前进也向中国服装网表示,在结构调整期内,业要将不利因素看作是对行业的鞭策。在强调不利因素的同时,依然要看到并充分认识行业自身存在的优势和行业发展的外部有利因素,这给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以充分的时间。
汪前进进一步向中国服装网记者指出,首先,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财富积累的日益丰厚,未来纺织服装内需市场的拉动效应将不断增强。我国纤维产量虽然占全球40%左右,但人均纤维消费量却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可以预计庞大的人口在高速成长的经济环境下,将被激发出无限的需求潜能,国内市场将成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撑;其次,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和化纤生产国,原料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的纺织行业具有十分完整的产业链,具有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为行业内的专业分工、节约成本、提高上下游配套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构成了我国纺织行业竞争力的扎实基础,让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世界几大消费市场,如美国、欧盟、日本等都占据明显的优势地位,这种优势在十年内将一直存在;三、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经历过多年充分竞争洗礼,应对市场风险具有较好的自我调整能力。
汪前进最后向中国服装网记者强调,从很长的时间看,纺织服装在中国都不会成为一个消亡的行业,而是一个不断通过市场化手段提升和改造自己、焕发生命力的行业。这些有利因素将构成行业长期平稳发展的良好支撑。立足行业成长和蜕变的大背景。
另据人民日报此前发布的消息显示,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与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中国纺织业在世界上有很强的影响力,同时占有很大份额,更重要的是对劳动力就业、尤其是农民工就业很重要。”他要求有关部门负责人将纺织业列在传统行业改造升级中,加大智能化、自动化改造。
来自中国服装网此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6月份,我国服装服饰行业实际完成投资额1998.43亿元,同比增加27.51%;当年以来到目前为止施工项目总数为4820个,同比增加5.15%;其中新开工项目数3337个,同比增加17.25%;截至6月底为止,已实现竣工项目数1726个,同比减少1.88%,占施工项目总数的35.81%,表明该行业投资项目进展较好。
前述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曹学军处长也向中国服装网记者指出,所谓的中小企业“倒闭潮”始于前几年,如庄吉这类企业,在经过资源整合之后依然处于经营状态。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目前规模以上的纺织服装企业利润在增加,效益也稳步提升,一些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在经过了“机器换人”之后,工作效率也明显得以提高。10%的优势企业占据行业90%的利润的趋势日渐明显,随着小微企业的关停转,行业产能产量集中度提升,订单进一步向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中。
截止本文发稿时,中国服装网记者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获悉,目前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当中,未来数月有望正式公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指出,“十三五”期间是中国建设纺织强国的关键时期,纺织行业一方面加快自身转型升级,打造比较优势,营造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处理好产业与社会、生态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最终建成纺织科技强国、纺织品牌强国、纺织可持续发展强国和纺织人才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