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纺织行业在窘境中搏击
——亏损中亦现行业亮点
2015年河北省纺织行业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增速持续低位运行,尽管出现向好趋势,但是棉纱进口超过棉花进口问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环保压力等问题突出,那么,我省纺织行业现状究竟怎样?怎样搏击才能走出当前窘境呢?
-行业低速增长亏损额增速降低
河北是纺织大省,纺织业是我省传统经济支柱产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以来,我省纺织行业发展形势严峻,呈现出低速增长的态势。今年上半年时,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对1058家规模以上入统企业(不包括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的调查数字显示,2015年上半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89.73亿元,同比增长6.2%;实现利润55.27亿元,同比增长5.32%,增速略有下降;亏损企业136家,同比增加29家,同比增长27.1%,亏损面相比1~5月增加10%。亏损总额5.04亿元,同比增长33.62%,相比1~5月的55.4%,亏损额增速降低了21.78。其中,纺织业亏损企业增加21家,亏损总额3.28亿元,同比增长42%,相比1~5月纺织业亏损额增速81.4%降低39.4个百分点,服装、鞋帽业、亏损企业增加7家,亏损总额0.33亿元,同比增长21.6%,亏损额增速降低35.9个百分点;化纤行业均也由一季度的扭亏变为亏损,亏损额1.43亿元,增速20.1%,高于1~5月亏损额增速近一倍。
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赵建刚秘书长表示,尽管亏损额大幅上升,但是行业中也有亮点。2015年上半年,我省纺织业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47亿元,同比增长13.79%,实际完成投资在全国排第8位,(江苏,山东,河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增速排位在全国排第18位。施工项目数448个,较去年同期下降8.38%,新开工项目数290个,较去年同期增长1.05%。竣工项目数185个,较去年同期下降11.06%。三大项目数绝对数也比1~5月有较大幅度提升。
-多条“绳索”捆住纺织业“手脚”
大家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对于纺织行业来说,棉花是必不可少的“米”。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国内外棉价差平均3300元/吨,到4、5月份缩小到2400元/吨。全国一季度进口棉花46.8万吨,进口棉纱59万吨,棉纱进口首次超过棉花进口。目前,棉纱进口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严重影响到包括河北在内的国内棉纺企业。
近年来,中国纺织行业生产成本要素成本持续提升,人均工资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增长,工资水平远高于发展中邻国,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基本不复存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减弱。
赵建刚介绍,2015上半年,欧盟从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越南和印度尼西亚进口增幅在29.6%~53.4%之间,美国从越南、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柬埔寨进口增速在18%~29%之间;日本从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进口增幅在23%~49之间。而同时我国出口大幅下滑。服装业纷纷把订单转到东南亚。
纺织印染行业属于国家环保重点监控行业,节能环保方面的投资和运行成本的迅速增加,加大了企业的营运成本。此外,赵建刚坦言,“2015年,国家的货币政策仍以稳健为基调,银行信贷对纺织行业的资金支持明显减少,纺织企业被列为信贷限制类行业,因此深受‘融资难’、‘融资贵’的困扰,各大银行不断收紧对纺织行业的贷款,贷款利率上浮均30%~50%,致使企业融资成本不断增加,贷款难度不断加大,如石家庄常山集团今年上半年就被某银行信贷规模收紧8000万元。同时,贷款综合费率较高,大部分行业企业银行贷款年利率近20%。即使如此,国有各大银行贷款还很困难,为了解决资金周转问题,企业不得不从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机构拆借高息贷款,纺织行业属于微利行业,财务成本增加,进一步挤兑了企业仅有的一点利润,可以说企业经营举步维艰。”
-多管齐下助力纺企振翅高飞
那么,如何解决如今我省纺织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呢?赵建刚建议,首先是,加大对纺织骨干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建议协调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在信贷上对列入限制类的行业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应按照项目内容和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搬迁改造、转型升级的骨干纺织企业,不宜轻易减少贷款规模。对技术升级、产品提档、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和带动就业明显,信用记录较好,有潜力,有市场的行业排头兵企业,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其次是,由于目前环保压力过大,企业在环保投入越来越多,建议政府给予环保投入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考虑将环保投入按比例减免税款。与此同时,加大对纺织品出口的支持力度,为支持优势纺织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遏止国际市场份额下滑态势,建议扩大出口信保承保业务范围,并对出口信保给予全额财政补贴,简化手续,加快出口信保财政补贴和出口退税的返还速度。
此外,支持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目前,传统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和关键时期,技改资金、研发资金、项目开发资金和两化融合资金等普遍较为紧张。建议在技改项目、科技专项、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项目和两化融合等支持资金上向传统产业骨干企业重点倾斜。
记者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