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国际服装节“触网”企业成主角
“来这里看看红帮裁缝的行情,找找合作机会。”刚参加完2015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博览会的祝邦增又赶到了宁波。
昨天,第19届宁波国际服装节闭幕,“共有来自7个国家、33个省(市)、区的330多个品牌参展。”宁波市经信委副主任宋达军介绍,在服装节期间还举行了多场行业高峰论坛、发布会以及对接会等,“推进服装产业合作,扶持服装产业发展。”
作为绍兴增博纺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祝邦增一直在服装节会场里溜达。除了合作商机,让他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每个服装企业都和互联网搭上了,布料、面料、款式都在互联网上,居然还有自己的APP。我要看看他们是怎么‘触网’的。”
宁波服装企业涉足“云定制”
“客户通过在电脑前、手机前拍个照,上传图片,后台就可以通过图片数据测出人体尺寸,通过手机或电脑下单后,数据将直接传输到工厂制作。”首创开发该“云定制”平台的宁波旦可韵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系统能实现从下单到整件服装制作全部通过计算机管理来实现。
最让祝邦增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生产周期可以从原本的15到20天减少到1天,生产效率提升20%,人员减少30%,还能降低产品不良率20%。”
如果按照该系统运营管理,祝邦增的公司“一年可以省四五百万元费用。”
同时,还有一些服装企业开始“向上走”。
“先让买方找到布,侧重响应效率;再提供增值服务,帮买方买到布,达成交易,最后通过上下游资源整合,成为纺织服装业的入口。”由宁波一家服装企业开发的“搜布APP”,与传统互联网面料展示交易平台相比,“搜布APP”由面料需求者发布信息,由面料供应商主动进行对接交易。
在祝邦增看来,也就是“交易过程缩短了,企业开始向服装产业链的上游拓展”。
此外,还有一款打通了传统服装渠道产销链的网络平台。“让品牌商能直控终端,了解终端用户的需求以及销售、库存等情况,便于全国范围内调配货物,防止积货压货,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天下商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的介绍让祝邦增觉得,服装纺织行业被互联网彻底改变了。
宁波纺织业总产值将达1840亿元
在宁波,像这样四处“触网”的企业主越来越多。不过,他们大多并非仅仅为了跟风,更多是意识到了互联网的潜力。
宋达军直言不讳地指出,“离开互联网,纺织服装就是无本之木。”
不过,“连续几年,服装节的规模都在1200亿左右徘徊。是不是发展遇到了瓶颈?”宋达军回应,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是突破瓶颈的重要途径。
事实上,宁波政府部门也正在积极引导纺织服装企业“电商换市”,并出台了《宁波市工业企业电子商务三年行动计划》,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工业企业电子商务专项扶持资金不少于1200万元,用于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和发展。
不仅如此,宁波纺织服装业还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大量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同时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内生发展动力。在效益不断增长的同时,宁波纺织服装行业用工人数从“十一五”期间的40万人,下降到目前的23.4万人。
根据《宁波市服装纺织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到今年底,宁波纺织服装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84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430亿元;出口交货值约830亿元。
浙江纺企“八仙过海”争“触网”
“不只是宁波。”祝邦增觉得,绍兴的纺织服装企业也正在“抢着上网”。
“瓦栏”就跳出了传统的交易方式,拓展上游生产环节,将花型设计师聚集在“瓦栏”这个网络平台上,“就像淘宝一样,你看中了这个花型,然后和设计师线上联系并最后完成交易。”瓦栏文化副总经理陈峰介绍,今年7月,传化股份也已经入股“瓦栏”,双方将共建纺织服装行业O2O平台。
此外,柯桥齐贤的“百思寒”羽绒制品品牌,今年也开始“触网”筹建自主交易平台。前不久,柯桥数十名布商还众筹搭建了一个新型的面料贸易平台——布码头。
今年以来,柯桥区新增阿里诚信通B2B企业及个体商户1500余家,新增阿里国际跨境B2B电商企业100余家。
嘉兴濮院也正在借助互联网,推动产业业态升级。“以前来濮院采购毛衫都是靠朋友介绍,或者自己来濮院毛衫市场逛上一整天。”如今,采购商可以使用由“空中濮院”自主开发的专题采购APP应用,根据材料、颜色、款式的需要,高效精准地找到供应商。
“公司原本依靠羽绒服在电商市场占得一席之地,后来,在几年的积累中,公司看中了羽绒服供应链的巨大空间,现在尝试着做羽绒服的柔性供应链,为各种客户提供设计服务,最终也促使传统供应链发生了一场演变。”嘉兴市冰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金忠介绍,得益于互联网,如今客户想要什么款式的羽绒服,都能提供快速设计和小批量生产。这与宁波旦可韵公司开发的“云定制”平台如出一辙。
“在这种形势下,你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互联网的氛围。而且,互联网+纺织服装,已经改变了这个行业。”祝邦增感慨,“身边已经上网的同行都不缺订单,忙得来不及,我们只能看着。很多服装企业都已经在准备下个月的‘双11’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