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金融时报》:中国努力消除巨额外贸顺差
据德国《金融时报》2月27日报道,近年中国出口增势迅猛,仅去年外贸顺差就达1775亿美元,“中国制造”成为廉价、潮水般涌入的商品的代名词。这引起了世界各国,主要是美国的强烈不满,欧盟也愈加频繁地展开反倾销调查。中国已意识到顺差过多并不是好事,出口大量的低廉商品不仅损害中国的形象,也不利于劳动和环境保护,不利于有效利用资源。商务部长薄熙来宣布,2007年外贸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扩大进口、减少顺差。薄部长表示,将国外的批评视为增加出口商品附加值、调整出口结构的一个契机,具体做法是:限制价格倾销型商品,尤其是低廉纺织品的出口;扩大进口渠道,中国驻外机构有义务帮助国外厂商寻找合适的中国客户;取消对出口加工区的倾斜政策;取消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确定了18个高科技重点促进行业;继续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加大研发投入。报道指出,中国近年研发投入增长很快,去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2020年该比重将升至2.5%。尽管中国去年新增专利仅占世界新增专利的3%,但较前年,增长超过57%。根据德意志银行研究,在过去十年,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已经出现了较大的改善,科技含量逐步增多,这在纺织品、机械产品和汽车配件领域尤为明显。
来源:商务部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相关报道」
- 国家发改委:上半年纺织行业生产出口加快增长 (07-30 14:20)
- 中国对阿塞拜疆出口服装类份额进一步减少 (07-30 14:17)
- 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通过对华产品征税提案 (07-30 11:20)
- 美将提第二份美中贸易关系报告并举行听证会 (07-30 11:19)
- WTO报告:中国的世界纺织贸易份额提高到24% (07-30 11:05)
- WTO成员国对非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分歧严重 (07-30 10:57)
- 罗奇:汇率法案凸显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07-30 10:56)
- 美财经委通过汇率制裁法案 意在对中国施压? (07-30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