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欧盟REACH法规:中国入世以来最大的贸易壁垒


http://www.texnet.com.cn  2007-04-23 15:18:05  来源: 收藏
  4月19日,北京,“2007欧盟REACH法规应对与企业发展研讨会”,疑惑与迷茫在数百位企业人士间蔓延。

  他们正在面临中国入世以来最大的技术贸易壁垒,也是影响面最大的贸易壁垒,而如何逾越这道壁垒,所有人都显得没有信心。

  一个名叫“REACH”的法案,全称<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nd Authorization of Chemicals),于2006年12月13日由欧盟通过并将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届时它将取代欧盟现有的<危险物质分类、包装和标签指令>等40多项有关化学品的指令和法规,对欧盟市场上和进入欧盟市场的所有化学品强制要求注册、评估和许可,实施安全监控。

  表面上看,这是个化学品法案,影响的是去年中国化工产品出口欧盟总值为44. 19亿美元的市场,然而化学品不过是冰山一角,它影响的是几乎所有商品,因为几乎没有商品不使用化工产品。

  据专家估计,因为REACH,中国与欧盟1400亿欧元的贸易全部都要受到影响,家电纺织、服装、鞋业、玩具、轻工、电子、汽车、制药,全部都要受到波及和伤害,整个中欧贸易格局乃至其上下游产业格局都将面临一次重大洗牌。

  最大壁垒

  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宗旨,REACH却伴随着欧盟以外各国的反对声浪诞生,被认为是一部精心制作的技术贸易壁垒。

  REACH将欧盟市场上约3万种化工产品和其下游的纺织、轻工、制药等500多万种制成品全部纳入注册、评估、许可3个管理监控系统。欧盟自己生产的、用于出口的和从国外进口的所有化工及其下游制品都必须进行注册并被许可后才能在欧盟市场流通。

  REACH的流程,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企业必须收集和报告其与化学品有关的活动的数据,包括该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各种参数、在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流向和用途;第二步,对于被要求进一步做实验进行检测的物质,必须在欧盟认可的GLP实验室里进行检测并提交检测报告;第三步,在基本数据和实验数据都完整的情况下,由欧盟授权允许该企业在欧盟市场销售这种化学品。

  REACH法案长达200多页,还不包括即将出来的指引细则;为了保障REACH的有效实施,欧盟已经成立了欧盟化学品管理局来对所有在欧盟市场上流通的化学品及其相关制品进行管理。整个注册、评估、许可的过程繁复、琐碎、漫长,充满未知性,足以令诸多企业望而生畏。

  “这是典型的技术贸易壁垒。”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一位官员表示,“技术壁垒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在出口过程中面临的最大贸易壁垒。2005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给我国企业造成的出口贸易机会损失高达1470亿美元,约占2005年全年出口额的19.29%。”

  以一家中国服装制造商为例,首先它要摸清楚上游企业的原料,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布料提供商,然后是布料提供商的上游企业,了解布料当中用到的化学制剂是什么,其技术指标是什么,其各种化学物质含量是什么;然后它还要把服装销往欧洲的下游企业了解清楚,都分哪几类?有的是去做劳动保障的工作装,有的是时装,他们所有的用途都要摸清楚。然后按要求向欧盟提交需要注册物质的数据和相关文件,通过进口商或代理机构完成注册,获得贸易许可。“如果检测出不合格的化学物质,纺织出口企业还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达到检测标准。”姜勇如此解释。

  据上海卓江商务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姜勇估计,即使在应对得当的情况下,和我国做贸易的欧盟本地的进口商大概有10%要关闭。因为他们要想达到REACH标准必须付出巨大的成本。而专门针对欧盟的中国贸易商的抵抗能力则可能更差一些,预计他们中的20%-30%将会破产或者转产其他行业。

  而且,由于所有物质检测和注册的费用均由企业承担,保守估计我国企业每年为REACH所要负担的成本为5亿-10亿美元。

  有专家预计,到2011年,中国制造的仿冒名牌,大量乡镇企业生产的衣服、鞋子、玩具、农药,无数标志性的、令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轻工制品都将在欧洲市场销声匿迹。

  上下游联盟

  据姜勇介绍,最有可能在REACH中获益的是小型的专业公司,它们专注于自己的一小块市场,对这一小块市场研究得非常透、对自己的几种产品把握得非常彻底、技术做得十分深入。

  而那些产品面广、贸易涉及领域多、下游市场的情况错综复杂的企业,将完全不适应REACH所带来的贸易格局,因为它可能面临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品及其衍生品的注册工作,要开发出所有这些产品的注册卷宗是难以想象的。因此他们必须缩短战线,把自己的力量投入到几个重点的产品当中去。

  于是,对于纺织、建材、家电等下游制品来说,在产业链和行业内寻求广泛的企业合作成为必然,一是因为需要注册的物质涉及到上下游;二是因为企业合作可以分摊注册费用,比如说一个实验数据要30万欧元,很有可能有30甚至300家企业同时注册这种化学物质,都要用到这个数据,那么可以由这300家企业分摊30万欧元。

  以纺织品企业为例,它必须和染料制造商联合起来共同完成注册。如果一件衣服中的染料未在欧盟获得注册,那么这件衣服也将被禁止在欧盟进行销售。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一过程将在无形中大大加强企业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上下游联盟会变得更加牢固,产业链也会形成一种非常广泛、稳固的合作模式,这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对于我国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化过程来说,REACH将起一个很强的催化的作用。”姜勇说。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几家企业联合注册,他们必须指定一家唯一代理注册机构,其产品的所有技术参数都将对代理注册机构开放。“商业机密的泄露变得很容易,而且由于不同企业可能使用不同工艺来生产同一种化学品,这使得不同企业联合开发注册卷宗的难度陡升。”

  不过,一旦企业注册成功,获得了在欧洲的贸易资格,那就意味着跨越了贸易壁垒同时也加固了这道壁垒。注册成功意味着市场份额的提高和一种永久性的优势,因为竞争力不强的小企业已经出局,而后来者想要跨越注册这道门槛将更加困难,它们可能会选择通过这家已经注册成功的公司进行对欧贸易代理。这样的情况下,最初注册成功的企业利润会上升,竞争力会有所加强。据估计,成功注册后的企业,其未来获得的收益与为注册付出的成本之比大约为10:1。

  “现在已经有风投看中了这块市场,开始了对某几类化学物质的注册,一旦注册成功,它将成为该种化学品的对欧贸易代理商。”姜勇说,"后来者向它交缴代理费,它牢牢掌握着市场的主动权。成为某个化学品出口小圈子里的核心和主宰。"

  【相关】走出迷茫

  根据易贸资讯对全国3000家相关企业的调查,依然有38%的企业不知道何为REACH;即使知道,很多企业都尚在逡巡观望之中,他们在等待政府与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号召。

  “REACH从2001年起就露出苗头,美国、日本的大公司从2003年就开始着手准备了。一些国际的大型化学品企业如陶氏、巴斯夫等也都成立了专门的REACH应对部门。但我国企业对REACH的估计至今严重不足,反应相当滞后。”商务部世界贸易司的赵艳霞处长不无担忧地说。

  而企业也是一片叫苦声。“我们现在完全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如果政府和行业协会都拿不出一套合理的流程来,光靠企业的力量是无法应对REACH的。”江苏无锡一家大型的EPS生产企业负责人说。这家企业年产值80亿人民币,今年出口欧盟总量预计达2亿。

  与REACH法规相关的政府部门分别是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环保局。商务部是目前相关工作开展最多的部门,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指定了五矿商会、中国石油化工协会这两家行业协会一起进行REACH宣传,联手成立了技术服务中心,开办了宣传网站和网上咨询台,并要求各地方商务部门对企业开展培训,但目前的工作也仅限于教育、宣传;国家质检总局正在将全部REACH法案翻译,据相关人士介绍中文全译本将在5月出台;而拥有着大量化学品数据和信息的环保总局目前还没有任何动静。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的重视程度并不令人乐观。不同部门间的松散合作,以及对REACH的各种解释不一致,令企业无所适从。

  更令人担忧的是,REACH中规定,物质的检测必须在欧盟认证的GLP实验室内进行,但国内目前尚没有一家此类实验室可供完成检测。国家质检总局一位负责人透露,他们正在与欧盟有关方面协商,能否给中国一些实验室特别授权来进行物质检测。“希望很渺茫。”一位业内人士说,“中国的实验室与国外技术条件相差太远,欧盟没有理由同意。”

  “REACH法案太复杂了,现在全中国真正完全掌握了这个法案并能把整个流程走完的人不超过5个。“姜勇说。

  然而,REACH培训、咨询、物质检测和代理注册服务已经被视一块新的利高地,吸引着民间和外国相关机构的涌入。姜勇原本在五矿商会石油化工商品部工作,专门负责REACH事务,他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了REACH潜藏的巨大商机润,于是离开五矿商会,与一位朋友注册成立了一家商务咨询公司,提供应对REACH的咨询服务和培训课程。“生意不错,目前来接受培训和咨询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一些大型的化工企业。“姜勇说。

  而一些如SGS、RCC等国际物质检测机构也开始在中国展开相关活动。SGS是瑞士一家知名的权威检测机构,从1年半以前就开始介入到帮助中国企业应对REACH的服务。“国内在REACH物质检测方面是空白,而我们的母公司作为欧盟成员国的物质检测机构,在为中国企业提供应对REACH的解决方案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中国有这么多相关企业,我们看好这块市场。“SGS石化部的项目主管任志华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政策法规  外贸政策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政策法规
进入政策法规>>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