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一锅煮了三年的夹生饭
不用否认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必然性,也不用怀疑国内外棉花市场接轨的合理性,但在市场环境如此混乱的状况下,改革举步维艰却是眼前的事实。
2004年,全国共有14家棉花企业进行了棉花质检体制改革试点;2005年全国规划改造308家,实际改造202家;2006年计划改造519家,实际仅有300多家企业响应。截至2006年11月15日,全国共有329家企业参加了新体制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其中新疆地方和生产建设兵团247家,占总数的75%,内地仅为25%。为什么棉花企业参与积极性这么低?积极性较高的新疆企业从中又得到了什么呢?
以余温尚在的新疆棉收储为例,相关部门规定,经过仪器化公证检验的新疆标准级棉花在每吨12700元(净重结算)的基础上,另加400元作为收储的最高到库价格,但如果综合考虑大包棉花加工、检验和结算方式所提高的成本,公检棉花在收储过程中,直接提升成本将近500元/吨以上,400元/吨的加价意义大打折扣,交储非仪器化检验棉花显得更为划算。
从2004年7月开始试点至今,改革已经走过了将近三年的历程,这场轰轰烈烈的“辞旧换新”运动把棉花企业推到了改革的前沿,但留给他们的是一锅远未熟透的“夹生饭”。追根究源,阻碍新体制顺利推进的最大原因在于,改革的发起者对中国棉花加工市场的混乱局面认识不足。
第一,时机还没有成熟。从感官检验到仪器化包包检验,美国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棉花企业数量也从当初的2万多家减少到了现在的900多家,这样的历史性转变恐怕不是单凭一纸红头文件所能实现的。截至目前,我国经过认证的企业总共有6700多家,“黑户”4000多家,产能远在产量的3倍以上。相关部门的产能限令“雷声大雨点小”,小轧花厂遍地开花,在这种情况下,包袱沉重的新体制棉花企业如何生存?
第二,配套措施欠完善。这主要是国家政策方面的承诺没有完全兑现,比如农发行的技改贷款,按新体制要求改建一个棉花加工厂,最少需要投资400多万元,如果政策性贷款不到位,企业自身如何承受?长此以往,新体制棉花企业迟迟无法开秤收购籽棉的一幕明年还会重演。此外,大包棉花的产销衔接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纺织厂并不认可大包棉花,据不少技改企业反映,他们的大包棉花送到纺织厂以后,还要进行重复检验,纤检部门的公检信息形同虚设。
设想一下,为什么中国棉花企业在收购成本低于国际市场的前提下,仍然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为什么大包棉花需要搭售进口棉配额才能找到买家?难道根本问题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大包棉花吗?所以,当务之急不是做改革的表面文章,而是应该从大力限制产能入手整顿市场,扶持大型棉花流通企业。这是中国棉花产业健康发展、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的前提所在。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2004年,全国共有14家棉花企业进行了棉花质检体制改革试点;2005年全国规划改造308家,实际改造202家;2006年计划改造519家,实际仅有300多家企业响应。截至2006年11月15日,全国共有329家企业参加了新体制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其中新疆地方和生产建设兵团247家,占总数的75%,内地仅为25%。为什么棉花企业参与积极性这么低?积极性较高的新疆企业从中又得到了什么呢?
以余温尚在的新疆棉收储为例,相关部门规定,经过仪器化公证检验的新疆标准级棉花在每吨12700元(净重结算)的基础上,另加400元作为收储的最高到库价格,但如果综合考虑大包棉花加工、检验和结算方式所提高的成本,公检棉花在收储过程中,直接提升成本将近500元/吨以上,400元/吨的加价意义大打折扣,交储非仪器化检验棉花显得更为划算。
从2004年7月开始试点至今,改革已经走过了将近三年的历程,这场轰轰烈烈的“辞旧换新”运动把棉花企业推到了改革的前沿,但留给他们的是一锅远未熟透的“夹生饭”。追根究源,阻碍新体制顺利推进的最大原因在于,改革的发起者对中国棉花加工市场的混乱局面认识不足。
第一,时机还没有成熟。从感官检验到仪器化包包检验,美国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棉花企业数量也从当初的2万多家减少到了现在的900多家,这样的历史性转变恐怕不是单凭一纸红头文件所能实现的。截至目前,我国经过认证的企业总共有6700多家,“黑户”4000多家,产能远在产量的3倍以上。相关部门的产能限令“雷声大雨点小”,小轧花厂遍地开花,在这种情况下,包袱沉重的新体制棉花企业如何生存?
第二,配套措施欠完善。这主要是国家政策方面的承诺没有完全兑现,比如农发行的技改贷款,按新体制要求改建一个棉花加工厂,最少需要投资400多万元,如果政策性贷款不到位,企业自身如何承受?长此以往,新体制棉花企业迟迟无法开秤收购籽棉的一幕明年还会重演。此外,大包棉花的产销衔接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纺织厂并不认可大包棉花,据不少技改企业反映,他们的大包棉花送到纺织厂以后,还要进行重复检验,纤检部门的公检信息形同虚设。
设想一下,为什么中国棉花企业在收购成本低于国际市场的前提下,仍然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为什么大包棉花需要搭售进口棉配额才能找到买家?难道根本问题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大包棉花吗?所以,当务之急不是做改革的表面文章,而是应该从大力限制产能入手整顿市场,扶持大型棉花流通企业。这是中国棉花产业健康发展、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的前提所在。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