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 出口企业“各出各招”
弘大箱包是厦门市一家箱包出口企业,工厂设在杏林,日前,见到了这家公司的财务经理刘小红。她说,所在企业每年的出口额大概在1000万美元以上,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仅仅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就给企业带来了几百万元人民币的损失。“现在每天去看中间价,每跌一点,我们财务报表上的损益就增加了一点。”
很多像弘大这样的出口加工企业,利润率本来就不高,出口又是公司重要业务,人民币升值,无疑压缩了这些企业的利润空间。
厦门市欣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财务部段宇棱对记者说,他们公司主要销售汽车零配件,主要出口轴承,出口量大。段说,现在她们公司出口的放账期限一般是3个月,按目前的中间价,每出口一美元的货物,和以前相比,就会有0.6元的损失。
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是厦门节能灯的出口大户,人民币汇改前,这家公司产销两旺,不愁接不到订单。可现在,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企业面对很多订单开始犹豫不决。他说,现在公司每天能生产60万个节能灯,可人民币升一个百分点,每个节能灯就要损失一角多的纯利。
可用欧元和英镑计价
广兴创展(厦门)石材出口销售经理麦伟樵上月刚刚从美国回来,他说,现在对进出口企业影响最大的是,进口用欧元,出口用美元结算。“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他说,现在人民币兑美元在升值,而兑欧元则有小幅贬值,用欧元进口、美元出口做生意,无疑是在高买低卖,做赔本生意。
以往,大家都盯着人民币兑美元,只知道人民币兑美元处在单边上扬的市场之中,其实,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波动,人民币对日元和港币出现了大幅升值,而对欧元以及英镑则出现了小幅贬值。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经理助理夏晓东说,不光是人民币,亚洲主要国家货币对美元都有一定升值,其中泰国铢、菲律宾比索和马来西亚吉特的升值幅度还高于人民币,而韩元和印度卢比则和人民币的升值幅度相当。
麦伟樵说,现在企业做出口,即便有人民币升值压力,也不敢轻易涨价,但是如果不是盯住人民币兑美元单一汇率的话,进出口企业改变以美元计价的传统的话,也能规避一些人民币升值的风险。夏晓东认为,现在,人民币对于欧元、英镑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并且还处在一个贬值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商在贸易谈判中,应该尽量力争出口合同中,尤其是在欧洲订单中使用欧元和英镑等计价货币,避免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汇兑损失。
多使用金融工具
刘小红说,对她们这样有远期收汇的企业来说,3到6个月的收汇期承担着较大的升值风险,所以她们也有可能采取出口商业发票贴现的方式向银行融资,提前将预期的收汇进行结汇。
向相关人士了解,以远期结售汇为例,如果企业预期在一段时间后(如半年或三个月)有一笔外汇收入,可以在当前与银行约定某一汇率,这样就可以避免这段时间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此外还有外汇期权,企业可以向银行以某价格购买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允许在未来一段时间后,企业以约定汇率与银行结汇。
现在很多企业还开始使用出口信用保险中的押汇功能,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夏晓东说,出口企业这样不仅可将收汇风险分散给信保公司,还能够借助信保从银行取得应收账款。
增加进口对冲
对于一些大宗合同,企业还可以与对方约定一个“要约期”,如果在这个要约期内人民币汇率超过一定幅度(如2%),双方将重新议价。
麦伟樵说,所在企业签出口合同的时候,如果是长期大额合同,商品单价就要高于短期合同,因为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趋势不变。他还说,开展进出口业务,可以考虑在出口遭受汇率损失时用增加进口对冲。“目前,我们从国外采购一些石材原材料,用美元购进,反而可以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