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河南省新野棉纺织产业集群的报告
在河南新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仅以众多的三国遗迹而久负盛名,而且在新野纺织公司诞生了“中原棉纺第一股”,并在新野崛起棉纺织产业集群而闻名遐迩。为此,日前,记者前往新野县进行了实地采访。
龙头带动
始建于1969年的新野纺织公司,在历届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厂37年来,不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潮起潮落;不论国有企业面临如何改革改制、激烈竞争,他们都始终勇立市场经济的潮头,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公司拥有纱锭35万枚、织机3000多台,并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高档气流纺生产线,国际一流设备占70%以上,现已形成以高档气流纺、高档织物用纱、高档色织面料、高档服装面料四大类系列产品。公司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经济效益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并成为“全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前二十强企业”、上市企业、河南棉纺织“龙头企业”。
县里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引擎”,出台了“扶优扶强”政策,建立领导包点制度,多策并举,大力培育。在做强新野纺织公司的同时,又培育壮大了华星纺织公司、鹏升纺织公司等一批民营纺织龙头企业。政府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并依托其人才、技术、信息、销售渠道等优势,以每年25个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棉纺织项目上马建设,纱锭以每年10万锭的规模速度递增。
新野纺织公司还与西北工学院、河南纺专、中国纺织品开发中心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交流机制,常年举办棉纺织专业技术培训,为棉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县里民营纺织企业的骨干,甚至负责人,几乎都是由新野纺织公司培养出来的人才。”县里一位知情人说。目前,全县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已发展到112家,拥有100万纱锭、织机5000多台,从业人员3.5万人,年营业额超过65亿元,年产值和利税占全县工业的比重均达70%以上,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政府推动
谈到棉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县委书记方显中无不感慨地说:“培育产业集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整合资源、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强做优棉纺织产业的重要举措。”2003年,在县城规划区西南部,规划8平方公里,建设纺织工业园区。园区首期开发2平方公里,完成总投资9.5亿元,一期工程已完成,并配套完善了路、水、电、通信等设施。目前,园区正在实施二期开发。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县纺织工业区建设若干规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办法》、《促进棉纺织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从入驻条件、项目审批、土地利用、规划建设、项目管理、财税支持等方面给予投资者特殊的优惠政策,全方位打造招商引资的“洼地”和政策服务的“高地”。他们在东莞设立了招商联络处,打造与珠三角联系的“新平台”和招商引资的“桥头堡”,建立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中转站”。去年以来,该县共引进项目349个,引进资金9.6亿元。据园区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已入驻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42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3个。已入驻棉纺织企业31家,拥有纱锭20万枚、织机1000多台,拥有国家棉花体改重点扶持项目——400型打包轧花生产企业1家和棉花仓储交易市场1处。今年上半年,纺织工业区完成产值2.85亿元,入库税金722万元,安排就业3200多人。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该县采取会员制形式,组建了全省首家县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已为70多家会员企业提供担保1.4亿元,较好地满足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流资需求。
同时,政府还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向特色产业聚集,并积极推进产业协作。目前,作为龙头企业的新野纺织公司已与10多家中小棉纺织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
亮点显现
“今年6月份以来,县纺织工业区企业在建项目和技改建设进度加快。”县工业部门负责人说,新野纺织公司10万锭特种纱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正在安装设备。天元纺织公司新增的3000锭项目已投产,恒丰纺织公司新增的3000锭项目正在安装设备。由青岛双青苗木培育公司投资1150万元兴建占地28亩的德生纺织有限公司,设计规模为24台宽幅喷气织机、48台剑杆织机项目,一期已进入试车阶段,其他5个项目目前也全部完成厂房建设。
鑫冠纺织公司、人和纺织公司、天丰纺织公司、德山纺织公司、万豪纺织公司等企业,生产蒸蒸日上。园区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此,该园区还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六大特色工业示范园区”之一。经过4年的运行,县纺织工业区初步形成了以纺织为主体的现代轻工企业聚集区,实现了“项目园林化、产业集群化、区域城镇化”发展格局,已成为河南省新野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