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美泰时代珠三角玩具行业集体谋新
9月27日,珠三角地区近400名玩具生产商和经销商齐聚广东东莞,共同谋划“应对欧美玩具新标准”。
这是自8月全球最大玩具制造商美泰(MATTEL)大规模召回“中国制造”玩具以来,我国玩具行业首次聚集共商应对的措施。该次活动由广东省外经贸厅主办,广东省玩具协会承办。
同时,自9月24日起,来自14个国家驻华使节和欧盟代表团的22名代表,在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陪同下,考察了广东省中国玩具、服装制造企业的生产情况,以亲身体验我国对出口商品的严格监管。广东省玩具协会和广东玩具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的研究显示,2006年广东对美玩具出口52.8亿美元,占玩具总出口37.6%,加上从香港转口部分,则该比重逾50%。
尽管由美泰玩具已经就召回事件而引发的一连串世界对中国制造的怀疑表示道歉,但中国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自身都开始采取更积极的应对措施。
应对新标准
9月21日,美泰全球业务行政副总裁托马斯公开表示,此前该公司全球召回的中国制造玩具经检测,大部分是由于其设计失误而非生产失误,责任不在中国生产商。
9月27日,作为全球最大第三方检验公司的瑞士通用公证行(SGS)大中华区玩具实验室经理雷达华表示,“从美泰个案上来看,它是在用最新的标准评估自己的产品,这样才发现了新标准之下的潜在危害。”并非是玩具产品的质量在持续下降,“而是更为严格的标准的不断出台”。雷通过统计发现,2006年美国国内召回玩具案例全年92例,其中涉及小部件问题29例、铅含量问题10例,分别占到总数的31.5%和10.9%。而2007年仅前8个月(截至8月15日)就有召回案例97件,其中小部件问题26件、铅含量问题24件,后者占总数的比例已经上升到24.7%。
这场由广东省外经贸厅、广东省玩具协会共同组织的颇具“培训”意味的活动中,玩具行业的参与者们实际上是在熟悉欧美的“游戏规则”。
雷达华在解读今年5月刚刚修改的美国玩具检测标准ASTM F963-07和最新的欧洲玩具安全标准之后,建议出席此次论坛的400多玩具生产企业改进既有的质量检测流程。
玩具的代理商和经销商先要了解标准的需求,再建立一个原料禁用清单;而生产商根据清单的要求提供有关的文件支持,这包括测试报告、材料成分表,材料安全资料库和合乎要求的自我宣告;最后才是严格执行清单进行生产。
雷给记者分析,“3年前,我们已经更新了自己的国标,跟国际标准没有太大的差别。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能否严格按照标准去生产。”
雷还分析,“东莞一带玩具制造商对国际标准的把握就更好一些,毕竟这里港资和台资企业占了很大比例。而粤东地区,比如说汕头玩具生产集群相对差一点。”
玩具协会四策略
而根据最新标准进行生产的调整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因为中国玩具本身价廉的优势,生产企业本身微薄的利润空间或将受到进一步的压缩。
广东省外经贸厅对外贸易发展处副处长张鹏说,目前玩具业“内外交困”。一是国内对出口的相关调控,涉及玩具退税的政策调整让出口商压力增大;另一方面,是今年以来国外玩具市场对中国制造产品越来越“恶劣”的贸易环境。
9月26日,本报获得的一份由广东省玩具协会和广东玩具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联合撰写的《广东玩具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深入分析了广东玩具业的既存问题。
这份文本指出“从2004年开始玩具生产受到劳工荒、工资上升、用电不足、原材料配套和人民币大幅上升等四大压力影响,而产品售价并没有提高,导致利润下降、扩大再生产受到障碍。”
此外最近的“玩具大战”,中国玩具制造商的部分订单流失,“转向了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印度等东南亚的玩具制造地”。但雷认为,这些地区的玩具制造在技术水平、规模效应、产业链的成熟度上都与中国有不小的差距。雷表示“中国玩具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即使在技术层面,也相对占优势。”
广东省玩具协会和广东玩具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建议,玩具行业做好自身产业链调整,加强上游原料把关和企业备案制度,强化自身产品质量控制;做好市场布局调整,不能过分依赖美国市场,鼓励多参加各类会展、拓展市场;积极利用宏观政策,推进劳动密集型玩具业转型;积极跟踪应对国际技术标准的变更。
“短时间看,行业可能因此要发生调整,有的厂家可能要倒闭;但是长时间看,这未尝不是一个契机。”雷达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