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找到破坏棉铃虫解毒机制新方法
新华网上海频道11月12日消息:棉铃虫似乎天生是棉花的克星,在众多昆虫中,唯独它不怕棉花体内所带的毒素棉酚,因为它能自产“解药”。上海科学家利用这一发现,寻找到了一种新技术,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消除棉铃虫对棉酚的解毒作用。
日前出版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刊登了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陈晓亚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小组的这项成果。《自然》杂志在评论中对这一重要突破给予高度评价:作为“第一次成功报道利用植物自生表达昆虫基因的双链RNA来抑制植食性昆虫防御基因的论文”,“通过这一技术改良的植物比利用杀虫剂不分青红皂白地将所有昆虫杀死,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是怎么回事儿?原来,棉铃虫体内有一些神奇的“解药基因”,能抵消棉酚的毒性,使别的虫儿望而生畏的棉叶棉桃,成为棉铃虫的美味佳肴。
科研人员找到这个编号为棉铃虫P450的基因后,就把一种可以抑制P450基因的双链RNA转进植物中,当棉铃虫把含有这种双链RNA的植物叶子吃下肚后,RNA就会深入细胞,让P450基因生产不出“解药”。这釜底抽薪的一招,立刻将棉花变成了棉铃虫的“毒药”。
论文第一作者毛颖波告诉记者,喂了这种转基因叶子后,“解药工厂”果然“产量”大减,再喂棉铃虫棉花叶片,面对曾经的美味,棉铃虫显得难以下咽,最终营养不良、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据统计,棉铃虫对我国棉花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十亿元。目前,科学家已经开始将这种RNA基因转入棉花中,希望在未来几年中培育出让棉铃虫害怕的棉花来。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贺
「相关报道」
- 棉花挂牌交易日报:订货量续增 均价普涨 (11-30 15:48)
- PTA期货每月行情表--郑州商品交易所(201511) (11-30 15:37)
- PTA期货每日行情表--郑州商品交易所(11.30) (11-30 15:37)
- 新疆棉企设站收购 询价多于采购 (11-30 10:17)
- 南疆中低等级花上市 棉企抢收热情渐退 (11-30 10:16)
- 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及到厂价(11.30) (11-30 09:53)
- 新疆棉花今年减产两成 “卖棉难”现象频现 (11-30 09:22)
- ICE期棉触及一个月高位,受助于德州天气忧虑和美国出口数据 (11-30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