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栽培实现工厂化育苗
12月8日,15个产棉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50多位与棉花种植相关的官员、公司经理、种棉大户,汇聚在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热烈交流“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新技术”在全国各地应用推广的情况。他们都是被这项技术的首席专家、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栽培研究室主任毛树春研究员专门请来的。
长年留着和尚头、不近凌晨不睡觉的毛树春这些日子特别兴奋,经常深夜给各地“棉花伙伴”打电话,基本都是同一个话题———“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他说没有这些“棉花伙伴”,被誉为棉花栽植第三次重大变革的“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新技术”,就不会在4年之间推广到50万亩,辐射全国所有产棉县市;就不可能由一个棉花栽植的接替技术,拓展成为多种农经作物工厂化育苗、机械化栽植的通用型技术。为了庆祝这个好日子,一贯“手紧”的毛树春课题组这回格外大方,买了两台笔记本电脑、9架数码照相机重奖各地协作者。
对这项正在加快替代营养钵育苗的棉花栽植核心技术,受益的棉农们形容得既通俗又贴切:栽棉如栽菜,栽棉如插秧。前者指实现了简化种植,后者指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从学术角度,毛树春给出的定义是“两无两化”:两无———采用基质育苗无土,裸苗移栽无载体;两化———育苗工厂化,移栽机械化。他称这项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棉花栽植技术是针对我国棉花种植现状和发展要求自主形成的,从创立到成型都受到我国棉花种植多种实践的启发,技术设计关照了棉花栽植环节各方面的不同愿望,辟出了一条从复杂到简化的技术操作路线。
在走过50年历程的棉花研究所,不论是科研人员还是所里领导,一直还秉承着知识加脚板的科研传统,取得了数不清的棉花科研成果。几年前记者采访现任所长、著名棉花育种家逾树迅时,曾问过他“为什么棉研所成果特别多、推广效果特别好”,逾树迅当时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棉研所没建在大城市,在小城市安阳也是身处郊外,大家上班搞的是棉花科研,下班出门散布的地方又都是棉花地,这样整天脑子里、眼睛里除了棉花还是棉花,天长日久接触多了,灵感也就容易产生了。”
现在棉研所已从乡村搬到了城郊,科研、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但棉研所人那种可贵的专注精神仍在延续,在家熬夜加班工作、在外下田走访的习惯始终坚持。一年能走访60多个产棉县的毛树春说,“两无两化”就是在不断的考查走访中逐步孕育定型的。因为没有大牌专家的架子,走到哪里都像邻家乡亲,现在很多地方的棉农都熟识了说起棉花就眉飞色舞的毛树春研究员。在毛树春自己看来,专家和棉农本来就应该是一回事,案头和地头都是科研发现的新大陆,这样研究出来的成果才能适应农业新形势,才有中国现代农业特色。
近年通过反复考查走访国内棉花产区,毛树春强烈地感受到,新形势下的中国农业发展趋势和农村劳动力现状,已经对我国棉花现行栽植模式提出了接替要求。据他调查分析,目前各地普遍应用的营养钵(有土)育苗移栽模式由于劳动强度大、工业化和机械化程度低、生产管理繁琐等原因,已出现严重的“退化”,在现代农业大潮中越来越难以适应。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逐年增加,棉花生产用工量在相应减少,雇工费用大幅提高,生产的成本已明显提高,这必然对棉花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如何从技术上做到管理栽培简化,为棉农减少成本、增加效益,棉花科研人员责无旁贷,“两无两化”技术就是尽可能丰富我国棉花生产集约、节约、高效等现代农业特征的科学选择。
经过4年多区域示范,“两无两化”技术应用效果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三高、五省、成本可接受”,即:苗床成苗率高(95%以上);移栽成活率高(95%以上);效益高(增产6%-20%、增效80-200元/亩;省种(50%-70%);苗床省地50%;省时(育苗只需25-30天);省力(两篮裸苗就能栽一亩地);省工(一个劳动力一天可栽2亩,机械移栽每小时2-3亩);育苗成本适宜(每株苗只需4分多钱)。
另外,育苗基质还可重复利用,根据农时需要用于蔬菜、花卉、烟草等作物育苗,特别适合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育苗。
据了解,“两无两化”除继续在黄淮海和长江流域棉区扩大试点成功外,今年还首次进入新疆棉区,经受了低温、冻害、多雨等不利天气考验,移栽成活率仍达到95%以上,这对通过改进育苗模式提升新疆棉花规模生产效益,解决地膜覆盖育苗后的残膜污染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该技术今年在天津麦茬短季棉育苗移栽的成功,还一举突破了我国麦棉两熟以石(石家庄)德(德州)线为界的北纬38度界线,向北推进到北纬40度地区,为深入耕作制度改革,实现京津唐及辽宁等北方棉区麦棉双高产,提供了重大技术支持。
棉研所逾树迅所长在“交流会”上透露,“两无两化”技术已经引起农业部领导高度重视,不久前还邀请毛树春研究员进京作了专题介绍。他说这项技术对于在我国实现棉花栽培现代化而言,是一个产生重大变革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