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定调2008:稳定出口扩大进口
2008年的商务工作会议,正好和北京新年第一场雪不期而遇,纷纷扬扬的雪花令上百名来自商务部各司局、各省市商务司局、各驻外经商机构的官员们在走向友谊宾馆会场的路途中,惟觉寒意逼人。
"希望这是一个好兆头。"上任不久的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对他们说。"瑞雪兆丰年"这句中国老话已经深入人心。
在过去的5年,中国外贸一直处于"丰年":进出口总额从2002年的6208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1738亿美元,年均增长28.5%。1月17日,陈德铭在工作报告中表示,这5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周期最长、速度最快、增速最稳定的时期。
但是在这个冬天,外贸行业却从一片繁荣景象中,感到一丝寒意:各种不利于中国出口继续高速增长的因素有可能同时发难。"当前商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增加,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主动应对,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陈德铭说。
陈德铭在工作报告中,对2008年中国外贸工作任务的描述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在着力优化进出口结构的基础上,保持出口稳定增长,更加重视扩大进口"。
2007年商务部工作的首项任务"减顺差",并未在今年的报告中出现,显示政府对今年出口形势并不乐观。
出口压力加大
一位专家表示,"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应该不仅仅指出口数量的稳定,更重要的是,出口应保持一定合理的增长速度。
2007年全年,中国出口为25.7%,仍然保持了25%以上的高速增长。但事实上,从2007年8月开始,出口增速就一路放缓,连续5个月,都保持在22%左右。
目前主流分析都认为,这与中国政府2007年开始采取的取消和降低出口退税、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调整加工贸易目录等一系列紧缩出口政策有关。
陈德铭说,尽管当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但预防通胀和稳定出口的压力增大。首先,当前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加大,受能源资源与运输价格上升、资金供应偏紧、劳动成本增加、出口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后续影响,企业出口面临新的压力。
2007年,中国劳动力成本急增,在东部沿海省份,由于劳动力供应不足,平均工资增长20%以上。由于中国大部分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集中在"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或者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银行银根紧缩的影响很大。尽管中国政府考虑到全局因素,不允许国内生产要素如水、电等价格上调,但是外贸企业最关注的国际海运价格,在2007年的前11个月中,已经增长了150%。
外需市场的低迷也可能打击出口行业。陈德铭说,虽然世界经济仍将保持增长,但是趋势放缓、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美元持续贬值,美国次贷危机仍在发展,国际能源、粮食等价格上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存在很大变数。
国际贸易增长趋缓、美元贬值和通胀压力上升的另一个效果,就是国际经贸摩擦增多,经贸摩擦领域不断延伸,从反倾销、知识产权等向产品质量、气候环境、反补贴等新领域扩展。
此前,瑞士信贷等一批投行皆估计,由于外需低迷,中国出口在2008年的增速可能放缓到15%,德意志银行的估计是18%,少有机构预测在20%以上。
服务贸易成为新推动点
多位地方商务部门主管官员在工作会议上皆表示,希望2008年保持外贸政策稳定性和前瞻性,避免在汇率、信贷、生产成本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之外,再给出口企业太大打击。
陈德铭说,2008年,商务部将继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坚持以质取胜,着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推进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出口拳头产品。制定品牌发展规划,确定重点培育对象,整合扶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有效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推动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严格执行劳动、安全、环保等法律法规和标准。
而服务贸易正在成为政府促进出口的新亮点,陈德铭说,要完善管理体制,形成各地区、各部门共同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工作格局。在发展基础较好、条件更为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探索建立服务贸易示范区。落实服务贸易"十一五"规划,研究制定服务贸易出口指导目录和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旅游、运输、建筑、金融、保险、会计等服务出口。
按照此前制定的服务贸易"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应该比2006年翻一倍,达到4000万美元。
而中国政府扩大进口的工作,今年也将进入第二年,商务部仍然将鼓励企业进口先进技术设备、节能环保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原材料。支持公共信息服务和进口展会,组织境外采购。依托国家重大装备自主化工程招标采购,提高先进技术装备引进效益。实施便利化措施,简化手续,减少限制进口的措施。
2007年下半年,中国进口增速持续攀升,10月-12月,连续三个月超过出口增速,达到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