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考验“中国制造”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持续的贸易顺差,使得各国在享受中国低价商品的同时,越来越多地抱怨中国商品冲击了本国产业。比如:在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情况下,一些因为中国出口而受到影响的美国利益集团,对贸易不平衡的现状产生了不满。于是,民间开始滋生出反华情绪,政府间的贸易也摩擦不断。专家指出,所谓“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问题迅速扩散为一场国际范围的信誉危机,其中掺杂的贸易冲突因素不可忽视。
频繁的贸易摩擦,无疑使“中国制造”今后面临更为严峻的外贸环境。据介绍,仅仅今年1-11月,中国遭遇“两反两保”案件就高达62起,遭反倾销案数量中国已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反倾销案针对的是“中国制造”。此外,中国今年遭反补贴调查数量也跃居全球第一。中国出口产品面对的贸易保护摩擦焦点,2005年是纺织品,2006年是鞋,今明两年则是钢铁。”李玲指出,今年以来,已经有11个国家对我国出口的多类钢铁产品发起贸易保护调查,其中5起反倾销,3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1起保障措施调查,涉案11亿美元,占当年我国遭遇国外贸易保护调查的15%。
当然,“中国制造”面临的危机并非仅仅止于贸易层面。如果更进一步探究,“经济增长模式”这个关键词就会浮现出来。
目前,“中国制造”的大部分仍然来自加工贸易,出口加工区在很多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之一。有关专家表示,中国制造业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人工成本低、环境成本低、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低等低成本优势,并由此形成了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贸易顺差过大、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出口贸易,无疑已经使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有些失衡。于是,价格低廉———贸易摩擦———出口受限———产品过剩———结构失衡,成为“中国制造”始终绕不过去的怪圈。
长远来看,只有转变“中国制造”的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化解持续不断的贸易纠纷,这同时也关系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贸易摩擦几乎是相对落后的经济体在走向发达经济过程中的必修课,能否处理好眼下这场贸易争端,是中国走向贸易强国的一个重要关口。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对于中国来讲,国际经济摩擦时代已经来临,随着“中国因素”在全球贸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频繁遭遇贸易摩擦仍将不可避免。在国际贸易新格局中,中国第一次从舞台的边缘走到了中央。现在聚光灯已落到了头上,如何在WTO框架下维持国际贸易的长期稳定,所有观众在注视着中国的表现。中国人需要习惯这种被动的贸易摩擦,而且也要主动利用世界贸易规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企业界尤其如此。回顾战后西方国家国际贸易史可以看出,尽管摩擦不断,但毕竟没有阻挡住各国对外贸易以比经济增长更快的速度发展,更没有真的引发大规模贸易战。这一方面是各方认识到发展国际贸易是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另一方面,各国更重视的是在科研开发方面多下工夫,更快地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和产业升级。可见中国政府及每一个企业现在考虑的问题应是摆正心态,学会在摩擦中生存成长,学会利用规则保护自己的权益。
应当全面、客观地看待“中国制造”。产品中确实存在的质量问题不可回避,但有些国家借产品质量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的行为值得警惕。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为各国消费者带来了实惠,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或者妖魔化“中国制造”的行为只会导致两败俱伤。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做出的贡献是世界公认的,一味恶炒中国产品质量问题不仅会使中国企业遭受损失、工人面临失业的威胁,还会损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中国坚决反对刻意炒作、从整体上丑化“中国制造”,但也要正视“中国制造”在质量安全上存在的问题。不可否认,目前国内一些企业生产者的社会责任意识还比较淡薄,产品质量管理在很多时候还没有落到实处,少数不法企业制假、售假现象也时有发生。
“中国制造”是中国人发送给世界消费者的一张名片,提高产品质量,让“中国制造”百分之百合格、成为优质产品的代名词,不仅是每一家中国企业的心愿,也是每位中国公民的期待,更是全世界消费者的福祉。只要我们在产品质量上下更大的工夫,在产品安全上下更大的工夫,在产品的销售渠道上下更大的工夫,用实力去抢占制高点,“中国制造”就永远不会被国外“妖魔化”所打垮,在历经“风吹雨打”之后,由“制造大国”变成“品牌大国”。到那时,世界消费者就更离不开“中国制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