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宁夏纺织业
银川毛纺厂的提花毛毯
〔编者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在宁夏或者银川生活的人们一定不会忘记“滩羊牌毛毯”、“春柳牌衬衣”这些宁夏的老纺织品名牌,因为在那个时代,结婚时拥有一条“滩羊牌毛毯”是一种风气,男人们穿一件“春柳牌衬衣”则是一种时尚。
“衣食住行”,“衣”在首位,这个平凡的日常用语正说明了“衣”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当人们回忆那些过去的岁月,那些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温暖和美观的纺织品,总会成为人们最贴心的一段记忆。
而今谈起这些往事,人们会觉得十分温馨,那么,在这里,记者将带您了解当年宁夏纺织业的状况,以及从事这个行业、为人们的生活、也为宁夏经济发展带来很大贡献的纺织业工人。
〔亲历〕:将最好的青春献给纺织事业
讲述:邓书娟撰稿:晚报记者张宜人物简历:邓书娟:山东青岛人1958年,银川棉纺厂职工1985年,调入银川化工厂
今年68岁的邓书娟是原银川棉纺厂的首批职工,1958年,18岁的她只身从青岛老家来到银川工作,如今已经在银川工作、生活了整整50个年头。邓书娟见证了银川棉纺厂从一砖一瓦的建厂、试运行时机器第一声的轰鸣到厂子兴旺发展的历史。
1958年,邓书娟还在念初中。她的家位于青岛市的市中心,家里共有8个子女,家境一般。那年暑假,她从当地得到宁夏纺织系统前来招工的讯息。想到既能参加工作,挣工资补贴家用,又能很光荣地去支援祖国的边疆建设,邓书娟非常踊跃地报了名。8月3日,邓书娟告别家人,踏上了开往宁夏的火车,当时与她一起出发的支宁人共有100多人。没想到,火车两天后开到内蒙古的集宁市时,铁轨被大雨冲垮,无法前行,她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一个星期。到达银川时,邓书娟对眼前荒凉的景象记忆犹新,当时银川刚通火车,连铁轨旁的路基都没有修整好,一下雨就和成了半米高的泥堆。
报选分配志愿时,邓书娟选择了条件艰苦的固原亚麻纺织厂。8月下旬,两辆卡车拉着邓书娟和工友一路颠簸来到固原。当时固原亚麻纺织厂还处在筹备建厂阶段,邓书娟一到就参加劳动,搬砖,拉土,建厂房。邓书娟和工友们每天吃的是糜子饭,睡在干草铺的地上,繁重的体力劳动让她肩头皮绽血流。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邓书娟也毫无怨言,并因表现突出而被选进“青年突击队”。之后不久,邓书娟被选派到咸阳纺织工业学校,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技术学习。
1960年,银川市棉纺厂在西夏区西花园附近第一次建厂,毕业后的邓书娟被分配到该厂。当时厂房已经建起来了,但地面还没有铺好,于是,邓书娟和工友们热火朝天地抬土,垫地面,装机器。但由于赶上“低标准”,棉纺厂试生产不久后就停产了,邓书娟被分配到了银川市皮革厂。1967年,银川棉纺厂开始第二次建厂,邓书娟回到了新厂。看到厂房的面积、机器的生产能力都比原先增加了好几倍,邓书娟高兴极了,浑身的劲儿像是使也使不完。邓书娟作为“顶梁柱”被安排为工段长的职务,负责生产车间的管理和维修,只上白班。而邓书娟嫌不在第一线工作“不过瘾”,主动要求到细纱车间搞操作,宁可上白天、夜里“三班倒”的班。当时工人们最怕上夜班,一直要从夜里上到早上8点,整整一个通宵,累得人走路都能打瞌睡。邓书娟成了厂里的业务能手,从上世纪70年代起,她担任教练,专门负责对新工进行技术培训,以及平时对工人进行技术测定。上世纪80年代初,邓书娟培训的两个徒弟作为代表参加了西北8省纺织系统的操作选拔赛,并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1985年,邓书娟调离了银川棉纺厂。但对于她来说,她将自己最好的青春献给了纺织事业,那段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岁月是她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