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待:2008中国企业生态嬗变
成本之重
除了政策调整的压力,2007年一直笼罩在中国企业头顶的还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其对企业的直接影响就是工业基础原材料价格一路飙升。原材料成本上升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除了少数具有议价能力的企业,可以通过向下游产业或者顾客身上转移成本来保持盈利,大多数企业只能自己承受原材料涨价的压力。而目前这种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趋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将继续。
与企业成本相关的还有劳动力成本的升高。《劳动合同法》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然而围绕这部法律的争议,却至今余波未平。柳传志的“我们看了以后还是很紧张”,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对《劳动合同法》可能带来的企业用工成本提高的忧虑。
这种忧虑在一些企业甚至发展成了为规避《劳动合同法》而集中裁员的事件。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福利保障的完善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其所带来的企业用工成本的增加,预示着中国低廉劳动力的时代渐行渐远。
而从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日前联合出台的“绿色信贷”政策到商务部的出口新政,再到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保监会近日联合发布的《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环境经济政策的高密度出炉,无不一步步垫高了企业的“绿色成本”。
环保成本的增加很多还源于国际环保标准的提高。例如,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简称REACH法规)已于2007年6月1日生效,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市场人士分析,仅此一项我国企业每年所要负担的成本为5亿~10亿美元。
另外,企业土地使用费用和物流成本也在土地控制政策和资源价格的推动下水涨船高。这一切成本的增加,促使珠江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伴随着企业关闭潮还出现了迁移潮。尽管这种企业大量向中西部迁移的风潮早在前两年就开始了,但最近有愈演愈烈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分析,根据经济学的“梯度发展”理论,企业向资源、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转移是一种产业升级中的自发调整过程,但由于地区间配套条件的差异,使得这种迁移有了一些悲壮和无奈的意味。
内外忧虑
面对日益高涨的通货膨胀预期,2007年,政府打破了几年以来财政和货币政策“双稳健”的调控思路,组合的货币政策是前所未有的紧缩态势。而2008年1月份,CPI指数7.1%的涨幅将可能促使进一步紧缩政策的出台。
而这一切对于融资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来说,将可能引发其资金链的中断。虽然民间金融发达的江浙等地区的企业所受影响可能有限,但其他地区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在信贷规模缩减的条件下,群狼争食的局面必然出现。但对于资金充裕、具有远见的企业而言,货币紧缩的冬天则可能成为它们趁机扩大市场份额机遇期。残酷的冬天过后,可能留下来一些行业的寡头。
需要指出的是,将要推出的创业板虽然因为门槛较高,而对近3000万家中小企业来说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但对于形成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无疑具有里程碑似的意义。
产业升级需要统一完善的国内市场,正如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张宇燕所言,世界上很多强势经济体都建立在强大的国内单一市场的基础上。但一项研究显示,内地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之间现存的各种贸易壁垒,极大地阻碍了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制约了企业的做大做强。中国经济必须对内开放。
而在罗仲伟看来,由于行政垄断所造成的市场准入门槛也是国内市场重重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改变这一现状,还是应该回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上。首先要解决国有企业的定位问题,既国企到底是宏观调控的工具,还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罗仲伟认为,国有企业就应该是政府调控市场的工具。但是,国际能源安全问题的升级、经济运行不稳定因素的增多都决定了能源、公共交通和信息等部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由行政垄断企业控制,国企与民争利的角色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