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和通胀将成2008年两大主题
人民币升值和通胀,必将成为2008年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主题和国家经济调控政策的聚焦点
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数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组合,对此,主流解释一直是把其归功于中国的“人口红利”——认为由于供给“无限”,从而造就了企业劳动力成本非常低廉。
但如果没有对外开放度的快速提高和生产要素价格的抑制,断然产生不了数年的黄金增长。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外资的快速涌入,促使中国贸易品部门较非贸易品部门的技术进步得到了较快的提高;与此同时,国内与非贸易部门低生产力水平相匹配的生产要素价格并没有同步跟上,从而导致贸易部门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出口增长强劲,资本回报率快速增长。这样的结果必然是高投资和高出口拉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消费增长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中的贡献略显不足,出现内外经济失衡。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已经出现越来越强的矫正这种失衡的趋势,即要求非贸易品相对贸易品价格上升(真实汇率上升),其实现的途径无外乎两条:人民币快速升值或者国内物价水平快速上升。前者的机理是,贸易品国际市场价格给定的前提下人民币升值将会降低贸易品国内价格,从而使非贸易品相对贸易品价格上升;后者的机理是由于名义汇率不变,且贸易品国际市场价格给定,国内价格水平上升将由非贸易品承担。从目前看,人民币升值和通胀,必将成为2008年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主题和国家经济调控政策的聚焦点。
物价受困内外环境
到目前为止,本轮通货膨胀是输入型结构性通胀。从2006年9月份以来物价的快速上涨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带动的,而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是由于粮食价格和食用油价格的上涨拉动的。中国是粮食净进口国,进口食用油占总消费量的26%左右,所以只要国际价格出现任何的波动,都会迅速的传导到国内。从2006年6月份以来,国际食用油价格和粮食价格不断创出新高,至目前国际价格均没有回调之意,从而进一步带动了国内价格的快速上涨。
但2008年,中国的结构性通胀有迈向全面性通胀的趋势。首先,由于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导致的流动性剩余将拉动物价上涨。目前,尽管央行采取了非常频繁的冲销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措施,但是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出去的货币增长还是超出了央行的对冲手段。2008年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增加的局面并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所以尽管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但流动性规模并不会转为恶化的局面。
其次,劳动力价格上涨。新劳动法的实施,将改变劳动力原有的供需弹性,推高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制造业在过去多年的工资增长远远落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未来这种情况将发生较大变化,工资有进一步提升的内在动力。制造业工人工资的增长必然会传导到基础原材料行业和服务行业的劳动力工资。目前中国的全员劳动力工资从2007年以来有逐步加快之势。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反推产品成品的价格,引发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同时劳动力工资的上涨会导致对商品的需求增加,引发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再有,国际石油价格高位运行、粮食等原材料价格继续攀升将进一步引致输入性的物价上涨。从目前来看,全球能源价格上涨对中国注入的外生性通胀压力并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发改委对能源价格和部分初级产品价格的管制,导致进口价格的增长不能反映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增长。但随着能源价格的市场化进程,这一扭曲机制将得到矫正。
平抑通胀寄希望于补贴
通胀扰乱内部经济的平稳,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最重要手段。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并刺激储蓄增加,从而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通过利率的调整来抑制通胀,决策当局会慎用。因为:首先在美国不断降息的时候,国内利率的提高将会加大短期内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国际资本流入加大,会进一步增加流动性剩余和加剧通胀;其次,目前的通胀仍然是输入型结构性通胀,即便提高利率也扭转不了这种由能源价格和食品价格驱动的物价上涨,相反还会加大实体经济的运行风险,把握不好就会出现“滞胀”。
既然到目前本轮通胀是由原材料输入引致的结构性通胀,那么财政政策抑制这种结构性通胀是较为有效的手段。对进口的粮食和食用油等农产品采取和对待石油进口同样的财政补贴策略,抑制进口农产品的国内销售价格,同时对出口的农产品征收出口关税,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输出价格,或者对农产品出口实行配额制,抑制农产品的出口,保证农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优先供应,促使价格趋向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