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下一个三十年:争取站到全球产业链前端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作出这样的重大判断,不仅是对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标志着中国的开放和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事实上,当今世界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与中国的须臾不可分离。在《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书中,美国人萨拉·邦焦尔尼描述了不用“中国货”带来的种种烦恼,“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鳄鱼医生"、充气游泳池、塑料光剑,掰着手指头盼望这一年早点过去,他们就可以尽情地买中国的玩具了。”而这只不过是中国对于全球市场影响力的冰山一角。
更值得骄傲的也许还有下面这一串光彩夺目的数字:我国进出口总额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不到400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1738亿美元,贸易规模世界排位第三;外汇储备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70亿美元跃升至2007年的1.5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则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4万亿元。
而这一切,在30年前是断然无法想象的。但所有的历史都有掀开新篇章的那一天,所有揭示未来的密码也许早已隐藏在了最初的字里行间,在1978年那个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定的冬天,人们肯定已经听到了不远处春天的召唤。
交了学费的思路转变
20世纪70年代末,封闭20余年的中国正面临着许多发达国家再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好时机,睿智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则已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生产力”上来,并提出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改革、开放”初步设想。
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1981年底,一块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巨型标语牌第一次矗立在蛇口工业区最显眼的地方,并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符号。
在1984年5月,我国进一步开放了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此后,对外开放的区域依次发展到沿江港口城市、内陆边境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并逐步向西部边远地区推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则明确提出了“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要求通过对外开放带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较之在国内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入世”的成功则使中国更大踏步地融入了全球化进程。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举办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与会国家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入世”的决定。“入世”后中国的外贸总额五年呈三倍之增,顺差更是由2004年的320亿美元爆炸式增长到2007年的2622亿美元。截至2007年7月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1万多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7200亿美元,吸收外资已连续10多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当然,“数字”和“速度”并不是故事的全部。200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正式颁布,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合二为一,利用外资政策由优惠倾斜转向国民待遇,以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与此同时,一度被地方政府们趋之若鹜的招商引资也悄然变身为更具理性的招商选资,则提供了对“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另一种注解。
在“引进来”的过程中,政府思路的转变显得格外意味深长,而对身处市场最前沿的中国企业而言,他们在其中经历的也许是更加残酷的现实。
1979年11月6日,乌鲁木齐毛纺织厂与香港、日本的合资公司正式签订合资经营新疆天山毛纺织品有限公司的合同。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公布后第一批被批准的中外合资企业中的一个。7年之后,1986年10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鼓励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