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对策破解传统制造业“节后”缺工潮
专家介绍,新劳动法的实施,劳动成本的上升,给以传统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代表的不少国内企业带来巨大冲击。纺织产业是我国劳动力低成本竞争的典型代表,目前其面临的劳动力成本上涨压力越来越大。诸多变化之下,各企业采取了很多办法加以应对。
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今年目前岗位需求总数比去年同期平均减少4%;
江苏的乡镇企业曾经在全国“三分天下有其一”,储存了相当多的熟练工人。尽管如此,许多企业还是遇到了招不到工的尴尬。在浙江及广东,这种情况更为严重。据亚洲鞋业协会统计,广东总共有鞋厂五六千家,关闭的大中型企业已经超过一千家。企业缺工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并向全国蔓延。
专家介绍,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劳动成本的上升,给以传统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代表的不少国内企业带来巨大冲击。纺织业是我国劳动力低成本竞争的典型代表,目前其面临的劳动力成本上涨压力越来越大。诸多变化之下,各企业采取了很多办法加以应对。
常用对策
产业转移
随着经济发展,珠三角当年的优势不再明显。内陆城市的工厂,基本工资也仅600-800元。政府对曾经辉煌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态度也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东部政府在努力为这些加工制造企业“寻下家”,同时,西部省市政府也看到了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需要。
2007年9月份,四川省委、省政府专门组织代表团赴广东、上海和江苏、浙江四省(市)开展经济合作。当月,位于广州市番禺的广弘鞋业有限公司决定整体搬迁四川峨眉山市,该项目总投资4000万美元,将建设32条现代工艺制鞋生产线,年产鞋1600多万双。
另外,广东省政府还和西北一些偏远省份在产业合作方面进行了尝试。
11月16日,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袁纯清分别代表两省共同签订了《两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致力于“全面推进两省在产业对接、资源开发、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但产业转移并不是权宜之计,对当地产业配套不完善、交通物流成本增加等问题还需认真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