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经济结构调整声中的中国企业民生


http://www.texnet.com.cn  2008-03-10 08:20:28  来源:新华网 收藏
  温家宝总理在去年两会上曾深刻剖析的中国经济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仍然存在。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所反映的信息来看,决策者也越来越倾向于用中正平和、不温不火的中医式思路来调节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调。

  而在目前复杂的内外环境下,企业也必须学会适应这种综合、连续而灵活的经济调控方式及其附带的一些不确定性。

  “换届经济”的不确定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第四次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定在8%左右,反映了政府防止经济过热,力图引导各方力量把重点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的良苦用心。如果注意到8%前面的约束性条件——“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含金量比较高的经济发展目标。而今年CPI要控制在4.8%,即保持去年的平均水平。在目前通胀高企的情势下,这个目标和8%的经济增长目标一起构成了政策走向紧缩的双重压力。一稳一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正式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是自2003年转向双稳健政策后的又一次调整。而一些在政策和环境约束日重的条件下挣扎生存的中小企业,因为缺少转型升级的能力,将更加艰难。

  但与去年不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政策原则要求,“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并且把五年来经济增长波动控制在0.5%作为本届政府一个重要的执政成果。“这说明中央政府注意到了当前过于紧缩可能造成的经济失速的危险,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中共中央党校宏观经济教研室主任梁朋分析道。

  不仅如此,由于今年恰逢政府换届之年,而“换届经济”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即新一届政府普遍会有投资的冲动,容易造成经济过热。“而中国由于政绩观中的GDP导向使得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梁朋告诉记者。

  寻找升级新动力

  自主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认为,以往的出口退税调整、节能环保政策强力推行等只是在逼迫企业走上转型升级之路,但是缺乏相应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配套措施。在约束性政策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剧增的情况下,大型企业还可以通过向成本低廉地区转移生产力等方式来应对,但中小企业很多由于无法化解成本压力而倒闭。

  这种情况在中国南方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聚集区正在集中上演。也许这是产业升级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正如胡鞍钢所说,中国正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在不断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在大量摧毁旧的工作岗位,而且摧毁的速度远远大于创造的速度。这显然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扩大就业的初衷不符。

  而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制度室主任罗中伟看来,差异化、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竞争力的发展方向,但是这些必须要有人才和资金的长期投入,企业还必须承担失败和技术被替代的风险。这不仅仅是政府一两项简单的鼓励政策可以促成的,因为那样的政策只有少数企业才能享受,增加了竞争的不公平,还容易导致腐败。要是企业自愿投入研发,关键是要使它们对宏观政策有一定的确定性,要对未来有一个长远的预期。否则,企业就会自发投资到见效快的领域,例如房地产和股市,从而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增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宏观经济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