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中国棉花产业面临的三大困境


http://www.texnet.com.cn  2008-03-10 16:09:28  来源:和讯网 收藏

  以2003/2004年度为例。由于2003年国庆期间,中国棉花主产区连续阴雨或暴雨,导致棉花产量和品级都大幅降低,2003/2004年度棉花现货价格开始飞涨,在2003年底、2004年初现货价格最高达到了18700元/吨,而纽约期货价格也达到了87美分/磅的高点。为了平抑棉花价格,国家发放了大量的棉花进口配额,由于当时国际棉花价格比较高,在中国棉花进口预期下,纽约棉花期货市场进一步推高了价格。大批中国棉花企业初涉国外市场,就被套住在高位,随后就是纽约期货棉花价格大幅回落。大量棉花进口对国内棉花供求产生巨大的冲击,国内棉花现货价格也随之一落千丈。当时,众多涉棉企业棉花进口的成本普遍在17000元/吨附近,而国内进口棉销售价格一直跌到了13200元/吨,由于国家收储而暂时稳住了价格。2004年,大量中国涉棉企业产生巨额亏损,并有相当一部分破产关闭,整个中国棉花产业受到重创。这就是典型的“贱卖贵买”血淋淋的案例。

  中国棉花产业政策深陷数据谜局

  中国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是多少,消费量是多少,消费缺口有多大?每每提起这样的问题,所谓的棉花业内人士总是无比迷惑和头疼,更让政府决策部门无所适从。

  从1999年9月1日新的棉花年度开始,中国棉花购销价格由市场形成,国家主要从棉花储备和进出口等调节的经济手段调控棉花市场。在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的棉花生产、消费和流通市场时,中国棉花市场遭遇各种问题。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总结经验和吸收教训的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逐渐建立了全方位调控体系和协作机制。这个体系的运作的基础主要来自于对市场和供求的判断,而且供需数据的准确性对国家政策有着很大影响。由于政府各个部门和民间协会棉花产销数据统计方式方法不同,造成预测数据也存在很大差异,同时也使得中国棉花数据预测偏差过大,特别是棉花产量数据的争议最大,而且数据修正动辄都是百万吨。中国棉花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受到了中国棉花数据不准确的极大挑战,这就是笔者所说的数据谜局。

  以美国农业部(以下简称“USDA”)对2006/2007年度中国棉花产销数据的调整为例。

  USDA在2007年对中国棉花产销数据进行了两次大的调整。第一次是2007年7月,因为中国棉花进口量大打折扣,这时USDA中国棉花产量由672.8万吨调高34.8万吨至707.6万吨,并大幅调减进口量103.5万吨至244.9万吨;第二次是2007年10月,因为2007年9月28日全国棉花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修正了中国棉花数据,特别是新疆棉数据严重失真,5年累计少统计220万吨棉花。USDA采纳了这一变动,并将中国棉花产量提高65.3万吨至772.9万吨,并再次调低对棉花进口量14.4万吨,期末库存也被大幅调高78.9万吨至407.4万吨。

  2006/2007年,由于前期预计中国棉花消费缺口高达415万吨,所以国家发放了棉花进口配额内89.4万吨和配额外260万吨,共计349.4万吨。而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07年1-11月份棉花累计进口214万吨。这意味着有100万吨棉花进口配额没有使用。

  中国棉花数据的大幅调整是一件很不正常和寻常的事情,将对国家政策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国实行的棉花进口滑准税政策,它事关中国棉花产业兴衰的大局。其配额数量多少、发放的时间以及滑准税政策调节都是至关重要的。进口棉对中国棉花产业的冲击都是血淋林的现实,特别是2004年和2006年所发生的真实案例。

  2004年在原有89.4万吨基础上二次集中追加150万吨棉花进口配额后导致国内棉价暴跌、行业遭受巨创的教训,从2005年开始借鉴欧盟差价税的实行棉花进口滑准税政策。2005年国家实行的是5%至40%的滑准税,锁定进口棉花到港完税后成本价,到了2006年国家继续实行5%-40%的滑准税,但调高了基准价和目标价。棉花进口配额与新体制加工的大包装标准棉花进行了挂钩。

  但是,从2006年初开始,国际棉商赶在美国在2006年8月取消棉花出口补贴之前套取补贴,把大量外棉进口到中国,廉价抛售,极大的冲击了中国棉花市场,导致了棉花价格一路下滑,中国棉花加工企业大面积亏损,农发行棉花贷款回收不得不推延二个月。根据海关数据,2005/2006年度中国共进口411万吨棉花。纺织企业进口的棉花也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

  总之,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家以棉花良种补贴、国家收储调节、农发行棉花购销贷款、新疆棉运输补贴、棉花进口滑准税以及配额管理等相结合的全方位的棉花产业调控体系。特别是棉花进口政策事关中国棉花产业兴衰的大局。其配额数量多少、发放的时间以及滑准税政策调节都是至关重要的。进口棉对中国棉花产业的冲击都是血淋林的现实,特别是2004年和2006年所发生的真实案例。另外,国家经济发展及其宏观调控都会对涉棉企业经营和中国棉花产业造成重大影响,行业调控政策必须基于正确判断和准确数据,需要深入全面的评估其给棉花阶段性有效供给和需求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另外,如何建立统一而较为准确的棉花产业数据系统,如何能够做到政策得有机协调,并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这都是国家政策部门所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中国  棉花  困境  期货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纺织证券
进入纺织证券>>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