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店铺时代来临叫板传统商业模式
制造商:无店铺的利润憧憬
节省时间、价格实惠,消费者对新型消费方式的追求是启动无店铺销售走红的引擎。而生产制造商对无店铺销售的利润憧憬,则是另一个强大动能。
无店铺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最直观的就是可以节省“店铺”的装修设计、广告促销、招聘人员、存货保证等一系列投入。然而,无店铺营销相比传统店铺销售最大的优势还是减少渠道冲突。
一位零售业资深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国家明令禁止不合理渠道费用,但是仍有零售商向供应商收取进场费、促销服务费、店庆费等。更有零售商长期无故拖欠供货商货款,增加供货商的经营风险。”
男装销售的电子商务化,正是中国纺织服装业利润临界点出现的必然选择。
庞大的传统服装业开始迅速投身网络直销行业,宝鸟、海螺、雅戈尔、报喜鸟等兼营传统店铺的服装品牌开始复制最早的电子商务男装PPG模式,投身网络直销。
一直以海外加工为主的深圳古勒时装有限公司,“旗下MOIIY品牌服装大约有30%属于线上交易。”公司总经理徐玉平对本报记者说。
越来越多企业投身无店铺销售,原来低廉的成本也开始水涨船高。
成本逐年增加,令产品结构也发生极大变化。“从1999年开始,售价200元以下的产品做不了了。到2007年,单价不超过1000元的产品,更是无利润可言。”赵立新称。这也是2007年国产手机和低端手提电脑进入电视购物队伍的主要原因。
在无店铺销售繁荣的背后,徐沛欣也看到市场容量的瓶颈:“目前中国只有约3000万人网上购物,中国要出现良性循环的网上购物系统,至少要有7亿网上消费者。”
而面对无店铺销售浪潮,不少制造业却选择了“适度保守”。国内牛初乳销售巨头广州生命阳光公司专营新西兰原装进口乳品,目前是全国性普通销售网络加网上购物两条腿走路。广州生命阳光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纪志东承认有越来越多的高收入人群喜欢“网购”,但他也坚持“每一段销售渠道应该有其应负的成本”,例如专营店内销售人员与消费者的“面对面”沟通,有利于向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产品信息。
广东珠三角另一电子制造商对无店铺营销也是谨慎试水。公司华南大区经理欧先生认为,虽然网购有诱人的利润空间和前景,但由于传统销售渠道目前仍与公司利润捆绑,过度加大电子商务,会触动传统经销商的神经,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专营电视购物的广东开心传媒创办人胡兆扬坦言,中国的无店铺销售仍处在探索阶段,无论在基础设施、技术手段、运作环境等方面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而据北京市对118家重点企业调查,各企业电子商务支付通过邮局汇款的最多,接下来依次为现款支付、银行电汇、网上支付和信用卡支付。由于市场配套未成熟,传统的支付方式仍居主导地位。同时,由于缺少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物流网络的支撑,配送货物大多仍借助邮局、铁路,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