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结构性“拐点”将现
扩大规模 吸引资金
在政策“嫌贫爱富”的影响下,大中型棉纺企业加快了从立项到建设的速度,而棉纺厂向棉花产区集中的趋势越发明显。如河南、安徽以及湖北等省份规定,只有新上5万锭以上、全部用国产或进口新设备的纺企才有资格申请并获得农发行至少50%以上的贷款支持。因此一些企业为了拿到贷款,为了占据有利地位,不断提高建设计划,从计划扩产1—2万锭提高到5万锭以上。
转嫁风险 扩张产能
企业间货款相互拖欠,还款期过长助长了这些棉纺厂扩产的信心,充分利用时机,大力发展。有相当数量的棉花企业认为,只要皮棉进了大厂的仓库就高枕无忧了,因此棉纺厂多半会拿出采购原料的资金扩锭。几乎100%的纺织机械厂愿意赊欠给棉纺厂设备,如江苏某厂新上了3万锭精梳设备,一台设备只需支付1—2万元的费用就可交货安装,用相对较少的资金就可投入生产。棉花企业和纺机厂为棉纺厂贴息和承担风险是棉纺能力不断扩张的原因之一。
笔者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纺织行业整体进入结构调整时期,棉纺行业换代升级速度将加快,低端产品市场竞争加剧,棉纺产品行情由过去的成本决定型转向需求决定型。随之而来的是——纺纱产量增幅有所回落,初步估计在10%—15%。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