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通胀 一场艰巨的战役会持续多长时间?
中煤能源集团的总经理经天亮对物价上涨的体会越来越深。一方面煤炭价格上涨对公司是利好,另一方面,食品价格攀升直接推高企业生产成本。最近,职工食堂负责采购的师傅开始抱怨,巧妇难为涨价之炊,经天亮说:"没办法,伙食标准不动,只能在主食的品种上多变些花样,还有就是少买猪肉,多买些鸡肉什么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3月11日公布的统计数据,2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7%,CPI同比上涨8.7%。在现实生活中,手里有些余钱的百姓,投资收益跑不过通胀了;低收入家庭,吃不上猪肉了……中国的各个阶层都在体验这场最初始于猪肉价格上涨的通货膨胀。
狙击通胀,势在必行!然而,这场狙击战应该怎样打、会持续多长时间?
成因之辩
国际经济、供需失衡、成本推动、雪灾等等多项因素让这场狙击战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但是对于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经历过通货膨胀的李德水来说,此次通胀并不可怕,曾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李德水说:"大家大可不必心里发毛。"
"三年大跃进的时候,价格涨得很凶,当时一个包子卖1、2块钱。"在李德水记忆里,这是一次可怕的涨价,因为当时鸡蛋才几分钱一个。"1993、1994年更可怕,1994年CPI是24.1%,比现在高多了。"他说,今年2月份CPI上涨8.7%,"不要把它看得很不得了,也不能因此就得出中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凭着多年的经验,李德水判断,再过段时间随着季节性"翘尾"因素的消失,CPI会逐步回落。
对当前物价上涨大可不必慌张。首先,典型的通胀,应该是非食品价格在加速全面上涨,目前我国此轮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来自食品价格的剧烈变动;其次,此轮价格上涨也包含价格结构的合理调整。也就是农产品和其他资源、要素价格的合理回归引起,这与货币供应量发行过多引起的通胀有明显区别。最后,目前除部分农产品外,大多数工业品供大于求。天津财经大学教授梁燕君认为,如果总体不存在供不应求,持续而明显的通胀难以发生,因此并不存在长期大幅涨价的条件。
与以往任何一次通胀不同,这次物价上涨发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敏感于国际经济的风吹草动:国际粮价、油价上涨、美元贬值和国内物价息息相关。李德水认为,中国CPI上涨和国际因素联系这样紧密,前所未有。
在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汪建熙看来,全球已经进入通胀时期,相比供给、成本、雪灾等因素,国际因素对当前中国通胀的贡献度要大得多。他的判断是,"通胀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退。"
不过,关于引发这场通胀最主要的因素究竟是输入型还是成本推动型,大家意见并不一致。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认为,目前物价上涨还是由供需失衡和成本推动的。包括一些大宗原材料涨价,如石油、铁矿石、钢铁等,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此外包括粮油肉奶禽蛋等基本生活品涨价,至于国际因素在其中究竟起多大作用,不能过早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