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高低两端的竞争 "中国制造"亟待创新突围
种种现象表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高度关系中国经济与社会安全,它是必须突破的“瓶颈”——
各种各样的“中国制造”,几乎遍布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北京大学2月27日公布的“中国制造蓝皮书”称,过去一年,“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影响力与份额依然在稳步扩大,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稳健成长的重要推动力。李宁服装、汇源果汁、徐工机械、奇瑞汽车等一系列中国的知名品牌,以物美价廉的方式给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者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与舒适。
可在谈及真正能够在世界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中国制造”品牌时,“中国制造蓝皮书”的研究主持人、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雎国余向记者表示,这样的品牌“当然也有,某些纺织品,某些食品,某些饮料,但是我想是有限的”。
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中国制造业也面临整体利润下降、品牌的知名度不高等问题。它们虽然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烦恼,但中国的政界和商界已不再等闲视之,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来改变这样的状况,日渐成为上下一致的呼声。
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自主创新”一词出现了7次。
温家宝指出,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包括“更加重视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并具体要求: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贷款支持,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完善和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加大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也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更多的人在关注,“中国制造”能不能在新起点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应对高低两端的竞争
“长期以来我国对自主研发资金投入不够以及产学研没能有效结合是造成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的重要因素。”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小组讨论中,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元庆委员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目前面临着两大瓶颈:一是品牌推广;一是研发实力。这些都需要政府从政策和资金层面给予支持。
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冯军委员说,国家应扶持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建立企业“孵化器”。“孵化器”机构可以让走出国门的企业集中办公,并在税收上享受相应的海外优惠政策。
河北工业大学微电子技术与材料研究所所长刘玉岭委员认为,现在影响创新型社会建设的因素很多。在高校中,教师本身的创新能力不足,这成为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原因,按照美国的一个标准衡量,现在教师中创新能力能达到30分的不足60%,10分以下的占18%,有的教师甚至得负分。另外,政府管理者的创新意识不强,技术人员革新、创新的意识差,对于创新不利的局面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也是阻碍创新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