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陈丽芬:依靠自主创新应对国际竞争
目前,阳光集团从上游的面料加工到下游的服装品牌销售,形成了纵深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无论是面料生产还是给国外品牌做成衣加工,都没有走向终端零售市场。如果企业单是从事加工领域的业务,利润的产生也只能在加工领域,最多也就是产业链上3%、5%或者10%的利润。而企业涉足到品牌的终端零售领域,就会得到更高的利润。一般而言,服装品牌的定价是成本的3~5倍,这其中的利润是非常大的,当然,下游的渠道成本、品牌推广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真正产生附加值的是品牌。提升产业必须使产业链平衡发展
中国制造应该依靠自主创新来应对下一轮的国际竞争。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在技术上必须领先。接下来的国际竞争,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是知识产权方面的竞争,也是整个体系的竞争。中国制造现在的发展,只能依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无形资产创造的财富是无限的,也是无价的。当前,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在世界产业链条当中只有一部分、几个节点可以与国际先进水平抗衡,甚至达到和超过了国际最先进的水平,但是整体的产业链的发展还不平衡。
比如,阳光集团给国际顶级西服品牌做贴牌加工,面料用得都是阳光品牌的,但是70%的辅料还需要进口,包括垫肩、纽扣、衬头、里子布,甚至线等。国际顶级品牌对于从中国市场采购的辅料还不认可。
阳光经常和国际顶级品牌打交道,也曾经拼命地向客户推荐国产的辅料,拼命要求辅料国产化,但是,有时候推了几年也依然没有效果,客户还是觉得不放心。在他们看来,在中国国内采购的辅料,在物理指标、手感、使用性能以及产品风格等多方面都还不能达到他们的要求,甚至包括中国本土的合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也不能完全符合国际顶级品牌的要求,所以,给顶级品牌做加工,很多辅料一定要求是原装进口的。
当然,这其中也有可能是一些国外顶级品牌的心理在作怪,也可能包含一些其他因素,例如与顶级品牌合作的国外辅料企业已经比较稳定,品牌不太愿意轻易改变合作伙伴,但是,有一点得承认,国产辅料的确在很多方面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因此,要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升中国制造,我觉得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如何使整个产业链实现平衡发展,实现协调发展,建议相关行业协会、发改委应该制订相关政策和措施,来整合整条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