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丝绸内需时代—太湖雪引领真丝家纺“圈地运动”
据法国巴黎百富勤公司测算,中国的中等收入家庭2008年后将达1亿个,户均拥有资产62万元人民币,占中国总人口比例约为13%。随着这部分中高收入阶层的崛起,中国的消费率(消费占GDP的比率)将不断上升,从2002年的58%上升到2010年的65%,2020年更可达到71%,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市场对高端产品品牌的消费将达到空前状态,而蚕丝被及相关真丝家纺产品,也将是这些人群的主要消费对象之一。
竞争环境亟待改善
但让业内人士和专家担忧的是,目前假冒伪劣等损害蚕丝被产业的现象也不断出现,市场竞争环境亟待整顿和改善。总体来看,市场混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第一,产品价格乱。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蚕丝被价格相差悬殊,便宜的只需几十元,贵的却要上千元。面对这种状况,消费者感到非常困惑。原来,市面上很多所谓的蚕丝被内芯并非蚕丝,这些劣质产品甚至假冒畅销品牌,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影响了整个蚕丝被行业的声誉。
第二,产品标识乱。在一些大商场里,经常可以看到标价上千元、包装精美的蚕丝被,其包装上均印有“蚕丝被”字样,并特别标注100%蚕丝,有的还标有高级、特级、一级蚕丝等字样。实际上,这种标识也不准确。据专家介绍,桑蚕丝和柞蚕丝虽然统称为蚕丝,价格却有很大差别。因此,蚕丝被应该特别注明所用原料是桑蚕丝还是柞蚕丝,而不能笼统地说是100%蚕丝。
第三,生产企业乱。业内人士介绍,蚕丝被行业的进入门槛很高,要求生产企业拥有很好的技术准备、资源储备和一定的文化积淀。但在蚕丝被市场销售火暴的吸引下,一些对行业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闯了进来。曾有一家家纺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去年申请中国蚕丝被名牌产品的过程中闹了个大笑话:该企业送检产品名称叫蚕丝薄被,而填充物纤维含量显示其蚕丝含量却只有9.7%。
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上述混乱已经到了不得不花大力气解决的时候了。其中,相关标准的修订尤为迫切。目前我国所使用的蚕丝被标准是2003年制定的行业标准,该标准亟需根据新的市场情况进行修订,并上升到国家标准。据了解,中国丝绸协会等有关部门正在大力推进这项工作。
对此,胡小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部门现在花大力气整顿真丝家纺市场,这对行业的优秀品牌来说是好事。胡小芳认为,即将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是中国在世界面前做的一次广告,对于太湖雪来说,无疑也是一次进行品牌国际推广的良机,太湖雪希望借此机会,飘向世界各地。
- 嘉欣丝绸:全国丝绸业年产值约2千亿 (11-20 13:43)
- 南通成立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11-13 11:26)
- 纺织丝绸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11-12 10:26)
- “通创荟”助推纺织丝绸产业转型升级 (11-10 09:02)
- “中国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 走进万事利集团 (11-09 10:51)
- 创新创业驱动专场活动 纺织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11-09 10:20)
- 2015年1-9月浙江省丝绸行业生产经营情况简析 (10-30 09:18)
- 全球丝绸纺织(旗袍) 设计中心落户盛泽 (10-20 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