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海口岸对外贸易走势的展望
二是政策倾斜为扩大进口提供激励
通过扩大进口缩减贸易顺差,提升产业竞争层次已成为当前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共识。为鼓励进口,国家在2007年年初进一步简化企业进口程序,6月份对209个税目实行为期半年的进口暂定税率的基础上,又于11月份出台了《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从而为2008年的进口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本次目录涵盖了106种各领域急需而国内尚不能研发制造的重要装备,以及铜、锌、镍、铬矿砂,多晶硅等资源性产品和原材料,并明确了重点扶持发展的66个行业和44类急需引进的先进技术。对于目录中所涉及的设备、产品和技术,国家不仅将给予进口许可便利、进口信用保险、税收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更将通过贴息贷款来解决企业的融资困难,扫清进口所存在的主要障碍。
除优惠政策外,带动进口的其他措施也在陆续跟进。如国家开始着手利用当前庞大的外汇储备,建立石油、煤炭等重要战略资源储备,并启动铜、铝、锰等短缺性矿产的战略储备。2007年12月18日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即标志着我国的战略储备机制已经进入了实质性运作阶段。此外,我国也开始加大国际采购力度。在2007年9月底举办的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上首次增加中国跨国采购商专区,以发展逆向采购为2007后的会展特色,意味着今后我国在“走出”的同时,也将更多关注“引进”。
三是国际市场价格继续高企推动进口金额攀升
2007年以来,受需求上升和美元加速贬值的拉动,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扶摇直上。其中,原油、大豆、食用油脂等产品的价格均创下历史新高;工业生产资料的现货和期货价格也同比上涨20%左右。2008年,主要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大国的需求保持旺盛,美元继续大幅贬值的走势不变,而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将使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维持高位上扬态势。
由于我国对原油、农产品和基础原材料的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而投资消费双增长将进一步推动对上述产品的刚性需求,因此价格上涨必然导致进口金额相应扩大。以2007年前11个月上海口岸进口数据为例,仅铁矿砂、初级形状塑料、未锻造铜及铜材、纸浆4类产品,因价格上涨因素就使进口金额增加15.6亿美元,占同期该4类产品进口总额的9.3%。
虽然2008年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将缓解进口价格上涨的压力,但预计升值幅度小于价格上涨幅度仍将推动进口价格呈现新一轮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