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制机械:洋品牌不再是高质量好服务的代名词
有关媒体报道,浙江省工商局表示,将努力通过推动消费者观念的变革来改变“洋品牌代表高质量”的消费观念。据悉,浙江省工商局和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正式发起“新消费运动”,并呼吁全社会推动消费观念变革,反对“崇洋、炫富”,倡导以理性、责任、文明为主要内容的新消费观念。
“新消费运动”的掀起一方面是政府行政观念的一种创新,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的消费观念的一次变革,引导大众消费者走向理性和成熟。
换言之,同样的方法在缝制机械领域也适用。
洋品牌频遭“质量门”
在我国缝制机械市场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服装企业要购买机器时,常常在洋品牌和国产品牌之间犹豫不定。“洋品牌”不断暴露的质量、服务问题成为服装企业挥之不去的烦恼。
在谈到国际缝纫机品牌时,江苏常州罗曼奴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先生介绍:“1992年,我们公司购买了数百台重机平缝机现在仍正常运转,使用十多年没有发生过漏油现象,也没出现其他什么大故障。虽然当时每台设备的价格高达1.5万元,但从使用效果来看确实物有所值。”
然而在接下来的市场走访过程中,记者听到的却是越来越多的用户或是经销商对洋品牌设备质量问题的抱怨。
上海松江的姚先生反映,他们厂在2003年底购买了260台某日本品牌的平缝机,可不到两三年,多数设备就出现了夹线器不能夹紧线的问题,使他对这一品牌产品的印象大打折扣。记者也从代理国外品牌产品的售后服务商们了解到,眼下国外品牌的产品售后服务任务越来越重,很多时候是产品质量本身的问题引起的故障,他们只好先替用户更换零部件再向外资企业反映,还不一定能得到合理解决。
2003年,浙江嘉善某服装企业购买了某日本知名品牌的钉扣机,没过多久设备就开始大面积出现故障。该厂机修工袁亮说:“尽管这家公司的售后服务很及时,但是产品本身质量不过关,每次修理好后没多久又坏了,难以彻底根治,所以到后来大部分时间闲置。另外一个品牌的几台包缝机也经常出故障,后来请该品牌的售后服务人员来修理,他们认为是国产线的质量不行。”但袁亮透露道,其实该厂很多包缝机都使用国产线,即使使用了进口的缝线,设备故障率也没降低多少。
“目前的缝制机械市场中,对服装企业来说‘洋品牌’是一个很矛盾的名词。不可否认,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洋品牌’在服装企业眼中是充满吸引力的,因为其代表优秀的质量、先进的技术,以及完善的服务,但现在不完全是这样了。”谈到洋品牌的质量问题,上海胜马缝纫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式元颇有微辞。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洋品牌’在服装企业心中拥有那样高的地位有其渊源。由于当时中国刚刚改革开发不久,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端使得国产缝纫机技术止步不前,正是在这样的对比之下,有着数十年甚至近百年技术基础,以及驾轻就熟的商业化市场操作的‘洋品牌’拥有那样的‘待遇’也就不足为奇了。”
国产品牌的崛起
在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名单中,“标准”、“上工”、“飞跃”、“宝石”、“中捷”、“兴大豪”等品牌赫然在列,这无疑佐证了“国产缝纫机品牌已经崛起”的观点,更是对本土缝机产业的一种肯定。
对中国这样一个服装出口大国来说,国产缝机品牌的崛起无疑为服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平台,更在产业合作中完成了对产业链的进一步加固。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分别于2005年、2006年对全行业高速平缝机、高速包缝机进行了质量专项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中国名牌产品及国内知名品牌产品的质量水平较高,其中部分国内知名企业的产品质量已与国际先进水平不相上下,产品整体质量在不断向国际先进水平靠近,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