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技艺濒临消亡 蚕乡收个老式缫丝机都很难
“三月(台格拉)天气暖洋洋,家家(台格拉)护种搭蚕棚。蚕棚(台格拉)搭在高厅上,台窗纸湖得泛红光……”今年已经67岁的娄金莲,仍然能够极富感染力地把这首在德清民间流传几百年的《扫蚕花地》歌曲原汁原味地演唱。
目前德清能够这样演唱《扫蚕花地》的仅有娄金莲一人了。作为一种蚕桑民间文化,娄金莲成了《蚕花谣》的代名词。两年前,央视七台、央视一台先后闻讯而来采访,娄金莲也成了“名人”。
娄金莲是钟管镇东舍墩人,还在10多岁时,她是村剧团成员。因经常和县曲艺剧团合演,认识了杨筱天。杨筱天有一手绝活——唱《蚕花谣》,杨筱天一眼就相中了小姑娘的悟性。娄金莲便拜杨为师,在文化馆跟着师傅一学就是半个月。
一说起《蚕花谣》,娄金莲兴致特别高。儿媳王学芬说,婆婆尽管一天忙到晚,可稍有空就会哼起《蚕花谣》。《蚕花谣》原名《扫蚕花地》,听年长者讲,清末民初,当时专门有一种人,从正月初一到清明,给养蚕人哼曲、讨彩头,然后大家送他一升米,慢慢地,春蚕饲养前夕成了乡村庙会上的必备节目,俗称“唱蚕花”。
唱词内容多为祝愿蚕茧丰收和叙述养蚕劳动过程,并表演着扫地、糊窗、掸蚕蚁、采桑叶、喂蚕等一系列与养蚕生产有关的动作。杭嘉湖地区在长期的蚕桑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传统民俗,渗透到口头文学、民间信仰、人生礼仪、节日庆典、民间工艺等各个方面。蚕花庙会上热闹非凡,而这种民间文化似乎只是与记忆有关。
娄金莲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有《蚕花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赶着凑热闹,如同今天的“追星族”。演出前,演唱者身穿花裙子、红衣服,脚踩花鞋,头戴两块拼尖角帽子。还没开场,气氛已先高涨。清明前后,是她最忙的时候,挨家挨户到蚕农家去唱,祈祷一年的好收成。
娄金莲说,自己岁数大了,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人能把《蚕花谣》继续接唱下去。有没有把蚕花谣传承下去?媳妇王学芬听到这话在一旁抿嘴笑了,随手递上一张名片“下渚湖风景区红灯笼土菜馆经理”。“前些年一家人搬到镇上来,也停止了全家世代为生的养蚕历史。妈妈唱蚕花谣成了文艺表演。我也不学这个了,没有用处。”
娄金莲叹了口气:“养蚕不如打工,现在农村里养蚕的很多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家了。”
“轧蚕花”民间档案
清明节“轧蚕花”是浙江省北部杭嘉湖传统蚕桑生产密集地域里十分重要的一种节日民俗,尤以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和嘉兴市桐乡市河山镇一带的“轧蚕花”最为引人注目。
德清文史研究者韦秀程告诉记者,养蚕缫丝自古就是新市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据历届蚕花庙会学者专家研讨分析,新市是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史料记载,蚕花庙会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相传越国范蠡送美女西施去姑苏,途经新市,给养蚕的姑娘、嫂子送过鲜花,祝愿她们风调雨顺,蚕茧丰收。当地人民为纪念西施,每到清明时节,都要举办盛大的蚕花庙会。
各地蚕农到蚕神庙祭蚕神,祈祷蚕桑丰收,由此形成的一系列节日,俗称“轧蚕花”,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已经成为这一带的标志性民俗,极具保护价值。今年1月25日,浙江省文化厅公布了18个地区为首批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轧蚕花”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