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虎城称今年我国贸易摩擦形势严峻
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称,今年我国面对的贸易摩擦的形势依然会非常严峻。
“世界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不景气将导致国际贸易保护的加剧和贸易争端的增多,这基本上是个规律。”他在出席9日的“2008国际贸易形势分析会”时做出上述表态。
一季度的贸易摩擦形势初步佐证这一观点。截至3月底,共有八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17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达20亿美元。我国还遭遇了美国“337调查”5起,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都有大幅度的增长。
反补贴是焦点亦是难点
高虎城认为,反补贴调查仍将是贸易摩擦的焦点,今年的形势不容乐观。
今年前三月,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相继对我国产品提出反补贴调查或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是首次对中国产品发起反补贴、反倾销合并调查。
从去年开始,反补贴成为我国贸易摩擦的新领域和热点。反补贴案件猛增,成为去年的一大特征与转折。
高虎城表示,过去我国专家认为,在中国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之前,反补贴调查是不可能发生的。但事实并非如此。2004年,加拿大首开先河,对我国的烧烤架和钢制紧固件发起了反补贴调查。2006年11月,美国改变了其20年不对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的惯例,对中国铜版纸开始了首起反补贴调查。
与反倾销调查以企业为主要目标不同,反补贴调查的对象包括政府和企业,而且主要矛头指向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安排。因此,世贸组织成员对发起反补贴调查通常持审慎的态度。近几年来,每年的反补贴调查数量均不超过十起。但是,2007年仅美国一国就对我国的标准钢管、非公路用轮胎等连续发起了七起反补贴调查,加拿大也对我国发起了一起反补贴调查和两起反补贴再调查。“这种立案频率在世贸组织贸易救济史上是没有先例的”。高虎城说。
这些反补贴调查涉及我汇率政策,金融体制,国企改革,外资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水电煤气定价等多种项目。
高虎城介绍,由于反补贴主要针对出口的宏观政策和制度,被指控的项目一旦被认定为补贴,就会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措施的运用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被裁定为补贴的项目,往往会成为后续对我国反补贴调查的证据,从而诱发更多新的反补贴调查。对此,商务部一直“全力应对”,包括继续推进有关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迄今已有77个国家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我国与欧盟、美国已经建立起解决市场经济问题的工作和磋商机制。
他同时坦陈,应对反补贴调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太多的先例可循,对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律师层面、中介机构层面、行商协会层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